必须得说,事实证明,以洪衍武的见识、眼界。

    在规划厕所方面,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国内的第一专家。

    这由他一手操办厕所在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就好评如潮。

    只要体验过的人,就没人不夸的,相当轰动啊。

    因为别看新建的厕所外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就是青砖造就,直棱直角的火柴盒房子。

    连天顶都是平的,压根没什么造型。

    可那是因为洪衍重里不重面,把钱全都花在了刀刃上了。

    真等人进去了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两处厕所有多么的高级。

    实际上里面无论布局、设施,还是功能性,都堪称颠覆性的进步。

    与过去的土茅房相比,根本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来说,过去男女两个露天的入口。

    就被洪衍武彻底放弃,改成了一个出入口。

    如今进去之后,先是个过间,再分左右进男厕女厕。

    而过间的中间呢,还多了一个镶嵌大镜子的洗手台。

    洗手台的后面,是保洁员待的地儿,还有一个工具房。

    这样的好处是,不但把露天入口改为室内,防风防雨,还节省了空间。

    同时有了洗手和照镜子的功能,无疑是更体贴、更卫生了。

    哪怕人们在大晚上急茬找厕所,也无虞认错标识,走错门儿了。

    其次,男厕女厕面积的划分上,洪衍武也改变了以往平均分配的死板做法。

    搞商业地产的经验让他知道,女性上厕所,远比男性要麻烦得多。

    商场里经常会是女厕门口排大队。

    所以真正施工时,他就把女厕面积和男厕面积维持在六比四的比例,多安置了四个蹲位。

    这点改变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却能大大缩减早上高峰时间,缓解女性居民的排队入厕之苦,无疑是更科学了。

    此外,洪衍武还考虑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问题。

    因此他彻底把厕所的台阶、门槛取消,而是统统采用斜坡方式,实现了无障碍出入。

    而且无论男厕女厕,他还专门设置了两个抽水马桶专座。

    并在旁边的墙上安设了扶手,通道也体贴的铺设了塑胶地面。

    就是着重防范老人、残疾人滑倒摔跤,方便他们使用。

    虽因客观条件所限不能设置真正的专用厕所。

    可此时,这无疑已属划时代的进步了。

    最后,洪衍武还考虑到了当时的国情和普通居民的入厕习惯。

    虽然在每个蹲位前设置了隔断,却没有安装门

    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上着厕所聊天的习惯。

    同时由于大多数百姓习惯蹲便,他在厕所安置的大多也是蹲便池。

    与这样周到的人文关怀相比,其实什么瓷砖贴面,拉绳抽水箱,厕所顶部推拉式的窗户来通风,反倒是次要的了。

    至于保洁员,按照规定,不但要身着工作服,而且全面性的打扫也有硬性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