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伙儿来这儿连喝带聊,天南海北什么社会新闻都能交流。

    哪怕真要碰上有哪桌儿年轻人喝多了“闹酒炸”。

    酒客们都能自觉联合一气,规劝、开导,把矛盾化解,场面压下来的。

    在这儿就不大可能出现喝多了闹事的。

    而且谁都难免有个忘性。

    常来的回头客,真要出门忘了带钱,也不至于白跑一趟,只要跟柜上说句“先挂着”。

    该喝喝,该聊聊,喝完吃完您就走您的,回头再来结账即可。

    那不用说,像这样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氛围,可远不是家里的饭桌上枯坐喝冷酒能比的。

    所以这一切都是这“大酒缸”勾人的地方,比“西式酒吧”更有意思。

    别说附近好几天街的老爷们喝酒就认这儿,哪怕人满了,硬挤、站着,也要在这儿喝。

    甚至口口相授下,这“大酒缸”的名声都传到南横街、南樱桃园、黑窑厂和虎坊桥去了。

    不乏有人从远处专程前来见识、领略的。

    这么一来,别看开张这么短的时间,又是小本买卖。

    可年前已经演变成天天中午,晚上,外头得排队的情景了。

    “大酒缸”外头也不止是“烤白薯”了,又招来了一个卖“芸豆饼”和“烂蚕豆”的。

    另外老爷子年前一盘账呢,居然也挣了六千多块了。

    这才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为此,每个伙计额外都给了一百块红包,李福五百。

    上上下下高高兴兴,这多有成就感!

    但这还不是老爷子全部的本事呢。

    有的时候都不是刻意为之,恨不得手指缝一漏,就是一个挣钱的法子。

    就比如说吧,春节公假最后一天。

    洪禄承、李福、洪衍武、陈力泉外带小洪钧,以及几个伙计。

    一起动手把店铺收拾好了,然后得一起吃一顿“开工饭”啊。

    洪禄承和李福一合计,说干脆吃烤肉得了。

    快,解馋,省事儿。

    年轻人又都是大小伙子,吃这个正好。

    于是他们就发动年轻人们齐动手,在万寿西宫的松林里捡松塔。

    同时又让方丙生去买了五斤牛肉,然后和店里存的羊肉一起片了,用“炮羊肉”的调料腌制。

    跟着还在后院儿里放了个铁炉子。

    用木柴烧上旺火,架了个纯铁条的“土炙子”,说是要现烤现吃。

    最绝的,是大家伙儿用的筷子可不是一般的玩意。

    居然是拆开了一个“箭竹”做的锅拍,用拆下来的江苇杆儿当筷子用。

    这景儿别说其他人看得瞠目结舌。

    就是洪衍武这撸过串儿,吃过日式烤肉、韩式烤肉、bbq,自以为见多识广的主儿,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啊。

    谁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吃法儿,又该怎么吃啊。

    结果他们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下就给洪禄承和李福逗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