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倒是没介意,特别是王蕴琳,她今天不但很高兴也很理解。就跟子女们笑着说,“你们眼睛不够用是正常的,我们谁刚来,也同样是不知道眼睛往哪儿摆呢。今天不着急吃饭,东西都是现成的。只是小武和泉子还要且折腾一阵呢。待会儿屋子底下也都要挂上灯笼。你们要是好奇,就先去屋里看看吧。看过了就知道我到底有没有言过其实了。对了,这里真的能洗澡,老三给每个人都买了新盆新毛巾,你谁愿意,都可以马上洗一个痛快的热水澡。这倒真是应了节了……”

    得了母亲的话,那洪衍争他们几个还忍得住啊?把洪镒一交到孩子爷爷奶奶手里,马上兴高采烈,都各个屋子去转。

    而这一看,更是大大惊喜,由衷地感到大开眼界。

    先说那一大四小五间正房。

    正中是中堂,两边可以做卧房、书房,布局上中规中矩,本来没什么可说的。

    但洪衍争几个一进屋就注意到,中堂两旁各有一扇极讲究的八屏雕花落地隔扇,为这间大厅营造出极为华美的气派。

    再近前仔细一看,更了不得。他们仨居然发现这雕花隔扇不但木料上乘,雕工一流,最绝的它不是死的,是活的,能移动。

    一旦把两旁的雕花隔扇彻底打开,中堂和两旁的房间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大间,足能摆下七八桌的酒席。

    其实这些隔扇就是洪衍武头几天“信托行”里买到的好东西了,也是南方通常被称为“碧纱橱”的隔断结构。

    由于这些隔扇棂条分内外两层,旧时采用夹纱做法,纱或为ru 白,或为淡青,或为碧绿,颜色既艳且雅,其上还可请丹青妙手题诗绘画,咏梅颂竹,翰墨飘香,风雅备至。所以才会得了这个俗称。

    不能不说这个设计堪称古建装修范畴的神来之笔,一下就让空间的延展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了。哪怕在当今,都很少有这么有灵性的设计。

    洪衍文首先就赞巧妙。徐曼丽也随声附和。

    但洪衍争不知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对洪衍武办的事儿都得挑剔一下,或许也是想端端半个行家的架子,口中却称。

    “你们还夸呢?我看有点脱裤子放屁!这些隔扇好是好,这种做工也就我师父这样的工匠能做出来。可咱家要这么大的地方干什么?难道今后还大宴宾客,像电影里一样办鸡尾酒会不成?装上这样的玩意反倒不隔音了,老三这可有点臭显摆的意思,大约就图隔扇的精美了……”

    洪衍文和徐曼丽听了都点头而笑,不免也觉得洪衍争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他们何曾会想到。与洪衍争的诟病之处恰恰相反,今后这里还真就是洪家最为外人称道的举办聚会之所。

    而在洪家的“花厅院儿”里参加过洪家宴饮和酒会的不少外人,往往都会把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成人生中可以夸耀的一种资本。

    除了布局上的事儿,洪衍争他们仨跟着在室内装修上又挑出了更明显的毛病来。

    尽管青砖地面,青砖墙围,和用棂木条区分白墙与墙围的装饰方式,使得整个室内变得既古朴素净,又不失和谐共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