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一端上来,他又和陈力泉、“糖心儿”一起教大家用刀叉。

    这么一来,不但大家尝过都说好吃,还都觉得很好玩。

    一时间,这帮“海碰子”一个个学着洋鬼子的样,体验起用刀叉进餐的滋味。推杯换盏,大吃大嚼,连聊带逗,好不快活。

    除此之外,更让“海碰子”们料想不到的,居然还有惊喜的余兴节目。

    因为洪衍武、陈力泉和“糖心儿”他们仨可都会跳舞。难得碰见这种正式的舞场,又哪能不过一次瘾呢?

    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就各自和“糖心儿”混在外国人堆儿里跳了一曲,他们的舞姿让“海碰子”们个个激动得直打哆嗦,一个劲儿地鼓掌叫好。

    特别是向红,特别羡慕,便也闹着要学。这样洪衍武和“糖心儿”就分别成了她和“虾爬子”的义务指导。

    没想到这两口子学得还挺快,教了他们一会儿,俩人竟也能勉勉强强应付下来一曲了。

    至于其余的“海碰子”们,虽然不好意思下场一试,可他们哄笑着品头论足,也觉得很开心。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快乐也感动了周围不少外国人,把全场都带动得欢快了不少。

    很多外国人都兴致勃勃看着他们寻欢作乐,邻桌的不少人不但频频遥望冲他们举杯,还有人过来想邀请“糖心儿”和向红跳舞的。

    想想也是,这年头,这些外国人同样很少有跟他们这样普通百姓接触的机会。更不会想到共和国的年轻人也有这么开放,活跃,热情的一面。

    当然,跳舞的邀请“海碰子”们肯定是拒绝了。

    说白了,这年头的国人对浑身长毛,金丝猴儿一样的洋鬼子好奇是好奇,友好是友好,可还没到能坦然近距离接触的地步。

    但遥望举杯对饮却是没问题的。

    “海碰子”们论喝酒可不怵外国人,更不肯坠了国人的气势。一瓶又一瓶,有多少人敬酒都敢奉陪。

    反正冰镇啤酒是真没少喝,两打喝完了又再要了两打。每个人喝了都得有五六瓶。

    喝酒的人都知道,男人一喝到兴头上,往往什么就都不在乎了,而且身上就像充满了电一样想要宣泄。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叫“喝嗨”了,而当今最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去ktv。

    “海碰子”们也不例外,尽管这年代是没有这种娱乐方式的,可他们也早就习惯了冲着大海歌唱了。

    于是,不是谁先带的头儿。这帮小子突然就在席上高歌起来。

    大伙儿一起举着啤酒杯,把“海碰子”的专属歌曲唱了好几遍。乐队的演奏都被迫暂停了。

    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这首土得掉渣的歌曲还引得现场大部分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因为哪怕外国人听不懂,也理解不了“我们都是穷光蛋,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我们都是阔大爷,海参鲍鱼当干饭……”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歌曲的奋发、勇气和血性,却是感受得到的。

    这些人可不是在为了“海碰子”们毫无章法的演唱技巧而鼓掌,而是为了他们发自心底的豪迈和激情在喝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