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娅是巴黎音乐戏剧学院钢琴系的毕业生,她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和修养及其出色。因此玉闳便在她的指点下,学会了跳交谊舞,学会了欣赏古典乐,学会了层次更高级的法语表达方式。

    或许正因为艺术有纯净心灵的作用,玉尼娅这个姑娘还有个让人意外的优点,那就是她一点也不贪慕虚荣,反而相当善于替他人考虑,也很懂得节俭。

    比如尼娅自从了解到玉闳绝不会让女人来付账这一点之后,便再也不肯去西绅总会、京城饭店和六国饭店这些昂贵的地方吃饭了。哪怕是在玉闳极力的邀请下,她也只肯偶尔去大栅栏的二妙堂或是前门西车站(京汉铁路车站)这样市民阶层的西餐厅,叫一客价格低廉,味道也很勉强的套餐充数。

    就是这种善解人意的体贴,才使得每月靠玉爷电汇二十银元度日的玉闳,摆脱了额外的经济压力,不至于因频繁的约会增加的开销,面对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局。

    而反过来说,玉闳倒也不愧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充当起“导游”很是称职。于是,妮娜也在他的引领下,体会到了京城最纯粹的夏日风情。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北海莲塘的小船里,操舟摇桨,采上几朵荷花莲藕。或是于太庙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的茶座中,品茗看人摆棋。兴许又在颐和园的长廊下,读一读雪莱或是莎士比亚。乃至于还会在什刹海湖中临时搭起的席棚中,爽适地来一个“冰碗”(一大碗冰,冰上覆荷叶,叶上托鲜菱角,鲜核桃,鲜杏仁,鲜藕,与香瓜组成的香、鲜、清、冷的时令食品)再砸上几块酸梅糕。

    哪怕在城里待腻歪了,他们还可以带上钓杆,到积水潭、高梁桥的西边,或是通惠河畔,作半日垂钓。甚至还可以到西山卧佛寺、碧云寺,与静宜园去住上几天。

    就这样,玉闳让尼娅爱上了京城。使得她觉得到处好玩,到处热闹,到处有声有色。也让她认为这座老城简直和巴黎一样,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她喜欢当地产的桃子、红李、“虎拉车”(旧京西山特产香果,又名虎拉车、火里冰)、大白枣、小白梨、牛ru 葡萄和“羊犄角蜜”(京特产香瓜,形如羊角)。她也喜欢像当地的姑娘那样买些晚香玉(即夜来香)插在头上,给她自己放着香味。她更喜欢玉闳用槐花柳枝给她编的小花篮,和他们一起去“二道闸”捞回的几条“金丝荷叶”(旧京特产金鱼)与灯笼水草。因此她不止一次地向玉闳声明过,“真希望能永远这样和你在一起,哪怕不回巴黎我也愿意!”

    可以说,在整个暑假中,在一种隐隐对未来顾虑重重,却又舍不得现在放弃一丝一毫的心态中,两个人都浸泡在一种虽然毫无保障却又十分幸福的甜蜜之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彼此间竟迸发出永远不愿分开的强烈感情,就连他们本人也不免觉得有些虚幻。

    暑假结束后,作为玉闳的导师,韩乔生从玉闳在校时间大幅减少上,最先发现他恋爱了。

    而玉闳对韩乔生也是相当信赖,不仅对他讲述了自己与尼娅奇妙的相恋经过,也把他们之间存在的障碍都告诉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