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自己也有一家老小要供养。且不说家里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妻子得了“产后虚”也成了个药罐子。况且还有当年他家吃“铁杆庄稼”时候欠下的饥荒,他为人处事一向光明磊落,可做不出一扭头不认账的事来。而这桩桩件件的事都需要大洋来解决,所以他目前是一刻也不能断了进项的。

    就这样,三个月后,身体痊愈的玉爷并没有像当初计划的那样告辞离去。而是为了维持生计,又重新回到了大栅栏拿刀坐夜。

    不过让他略感欣慰的是,不仅会友的同仁们对他的态度变得亲热异常,真正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就连各号商户的掌柜和伙计也对他恭敬有礼,把他当成了这两条街上人人都应该敬仰崇拜的英雄好汉。

    尤其是有两三家知名商号的东家人特别仁义,不仅吩咐伙计们平日对玉爷不得怠慢,尽量热情招待,甚至私下里还单备了一份不菲的“心意”,给玉爷和玉惟的妻儿送到了家里,以解他们的生计之苦。

    这一切,都使得玉爷回想起那刀光剑影、死里逃生的那一夜来,又多少有了一丝满足和宽慰,虽然这一丝满足和宽慰还远远赶不上失去兄长的悲凉和怅惘,但终归也比他当初终日碌碌无为,被旁人忽视的日子要强得多了。

    玉爷觉得自己找到了该有的落处,便在大栅栏安安心心地待了下去。并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也确实过得还不错。

    靠着镖局的月俸和分红,足够他养活着妻儿老小,供给侄子玉闳去洋学堂读书。而闲来无事,他便和镖局内交好的几位镖师喝喝酒,切磋交流跤术武技,时刻也没忘了继续完善自家的跤术。只不过他这种惬意的日子,随着镖局整体行业走向没落,又开始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其实镖局业的衰落是必然的,而且早就开始了。若是细究起来,其迅速走向衰落主要有两个决定性因素。

    第一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无论是票号,或是铁路的兴起。都使得镖局从陆路押运货物的生意数量急转直下。

    第二是社会局势变得混乱。在袁世凯死亡之后,各地军阀割据,土皇帝多如牛毛,镖车在途中越来越频繁地遭遇兵祸被“征用”,而在这种无奈下,最终也只有停运一途。

    因此自辛亥革命以来,镖局的业务从繁盛期迅速转变成衰落期,渐渐地镖师所剩唯一工作就是给富商大贾们护院,所以京城八大镖局陆续关张。到最后也只剩下会友镖局一家。

    而会友之所以能够独存的原因,一是分号较多,还能承揽一些外埠业务,二就是得益于与京城商业界的良好关系,还能靠玉爷等镖师在大栅栏“坐夜”获得较为不菲的收入。

    不过,1916年张勋复辟引发的兵变,也就是会友镖局类似于回光返照一样的最后辉煌了。

    因为虽然会友再次闭栏据守,把辫子兵们依然挡在了外面,再次保住了两街商民的平安,获得了商界的一致赞誉。但之后,会友镖局与商界联合递交的组建商团武装自卫的呈文,却被当时京城警察总监吴炳湘以侵犯了警察权利的理由给驳了回来。这也就使得会友镖局在失去了洋买办,封建官僚这两座往日靠山之后,丧失了最后借助京城商界来完成经营转型的企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