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文化差异导致,或许是卓群碰上的阿奈是较为特殊的“雅痞”一族。

    这个法国美女的生活方式,在卓群看来严重缺乏逻辑性和合理性。

    阿奈在大学原本是共度教育科学的,毕业后却对当老师没了兴趣。

    于是就在自己上大学时常光顾的咖啡厅里当“吧妹”,日夜工作了两年。

    好不容易攒下了一笔钱吧,一气儿竟全花在了旅游上。

    她用这笔钱去了美国,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

    至于回来之后具体做什么,却连一点计划也没有。

    要不是在拉斯维加斯遇到了卓群,她恐怕到了戴高乐机场一下飞机。

    兜里的钱连坐计程车都不够了,弄不好就得在机场忍一宿。

    还有,他们相见的第一面,阿奈就对卓群声称自己不是“那类”女孩。

    可到了巴黎住进酒店,她比“那样”的女孩还主动。

    毫无犹豫的要了一间双人房,主动就和卓群睡了。

    然后第二天早上,在床上吃着早餐,她又能一本正经的跟卓群谈起了价钱。

    她希望卓群可以雇佣自己做导游兼法语老师,每天一百五十欧元。

    说实话,这个价格可真不便宜的。

    卓群的印象里,上一世都2008年了。

    他和郭玥来这里度假,雇请的一个带车的专业导游,也不过八十九欧元一天。

    没车的只要三十五欧元就足够了。

    何况眼下法国人的平均工资,也就是一千四百欧元一个月。

    阿奈张口就跟他要这个价,从他这里获取的,又完全是不用缴税的净收入。

    可以说把他当了冤大头。

    可问题是,如果考虑她提供的是“二十四小时特殊服务”。

    这又显得物有所值,甚至可以说是价廉物美。

    所以哪怕一时难以区分,这种金钱交换的性质。

    腰包鼓鼓囊囊的卓群也没有去多计较,一口就答应了。

    就这样,他就像美国电影《漂亮女人》里,理查基尔扮演的大亨一样。

    作为颇为大方的金主,购买了阿奈的全部时间,来填补自己身在异国他乡空虚的日夜。

    不过,和电影里不一样的是。

    现实生活远没有电影那么温情脉脉。

    阿奈可不像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女主角那么有清楚的原则和认知。

    也没有那么知情达意,具有“服务意识”。

    她对金钱和享受的获取是出于本能的执着,却对导游工作相当的敷衍。

    他特别不耐烦陪卓群去逛凯旋门、卢浮宫、艾弗尔铁塔。

    对陪卓群去红磨坊看《康康舞》,去马克西姆餐厅的总店就餐也颇不理解。

    尤其是对卓群不喜欢奶酪,认知里把《茶花女》当做法国文学名著,更是加以轻蔑的耻笑。

    而她自己却对逛商店买衣服,做美容、美甲护理,非常在行。

    对下午泡在咖啡馆,对晚上去俱乐部和酒吧买醉尤为热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