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当时我就在隔壁李嫂她表兄老王家里,他就坐在曲池坊,离河边近的很呢,那雷打的人耳朵嗡嗡乱响,吓得我一屁股都坐到地上差点起不来。”

    “那天雷电交加,我也是看见了,还好隔的远,听说是陛下封的国师在做法?”

    “可不是嘛.....就在芙蓉池边上那台子上面,老高了。”

    说话的妇人对面,花布裳的另一个妇人微微皱起眉。

    “哎,对了,才想起来,你到隔壁李嫂她表兄家做什么?你们又不认识。”

    “我.....我.....”

    不远,追逐打闹的孩子“哎哟”叫了一声,妇人回头,两个孩子坐在地上,揉着脑袋,一旁还有个穿土黄僧衣,身材彪肥的和尚。

    赶忙跑过去将孩子扶起来,在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叫你不要跑,还不给大师傅道歉!”

    “我.....佛慈,悲。”

    胖和尚看着眼里包着泪花的孩童,朝妇人稽首一礼。

    “是,贫僧,着急赶,路,才冲撞......”

    “没摔着吧,没摔着给大师傅道个歉。”

    不等他结结巴巴的话语说完,那妇人拍去孩子身上灰尘,给胖和尚道了个不是,也不朝街边的邻人过去,拉着就离开。

    那和尚摇了摇头,晃着耳朵上大铜环,竖着法印走过喧嚣的长街,偶尔询问过往的路人,得到指点,按着打听的方向,来到名叫芙蓉池的地方,民夫拉着斗车进出,整齐石砖铺去泥路,延伸去往的前方,沿着湖面砌起了观赏湖水的露台、石雕栅栏,宽阔的水面野鸭成群,波涛间隐隐有长影在水下滑过,掀起水浪。

    和尚转过目光,远方的城墙延绵,一座不属于这里的小丘,林野青翠,缭绕些许云雾间,能见山门高耸矗立,旁边新雕的石碑上,漆红三个刻字——万寿观。

    ......

    知知知......

    知知——

    正午的阳光照过林间庙观,脱去重壳的夏蝉爬在树上,一阵一阵的嘶鸣。

    蛤蟆道人将近晌午把小黄鸭送还回了湖边鸭群,负着双蹼回来,坐到小躺椅上,听着蝉鸣,恹恹的打了一个哈欠,架起小短腿,悬着的脚蹼一抖一晃,口中哼着小曲儿,拿起新写的食谱翻看。

    不远的水池的广场上,八条大汉“喝!”“哈!”操练阵型,光着的膀子映出一层油腻腻的光泽,看到道人从外面回来,嚷嚷着叫他比划比划。

    走过的老孙朝那边摆了摆手示意了一下手里提着的东西,想到馋嘴的蛤蟆,这两日关在房中埋头翻书的陆大书生,还是弄点野味给他补补身子才行。

    “小道士,你带了什么吃的回来?”

    门口小躺椅上,蛤蟆道人按下食谱,露出豆大的蟾眼,走进檐下的道人,提起手里斑驳黑痕的野味晃了晃。

    “回来路上打的,还浪费本道两张雷符,晚上给你们炖一锅酸菜老鸭汤......”

    蛤蟆道人:“.......”

    盯着捆在一起,已经死透的两只野鸭,蛤蟆头上青筋鼓涨,丢下食谱跳了起来,一挥蹼打在道人膝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