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县紧挨长安,人口兴盛,街巷交织要比富水县大了不知多少,高高低低的楼舍挂着旗幡的酒肆茶楼人声喧哗,牵着老驴走过一条热闹的长街,正好看到道人从一家青楼出来,笑嘻嘻的朝一个老鸨挥手,见到陆良生站在街对面,连忙小跑过来。

    “找到了,给你地址。”

    “青楼?”

    “嘿,这种烟花之地,只要使钱什么消息不知道。”

    道人‘切’了一声,将打探来的崔家地址,写在纸条上,后者接过看了眼,说了句:“一起去?”

    孙迎仙耸耸肩膀,双手枕在后脑转身走去熙熙攘攘的街道,枕在脑海的手向后挥了挥。

    “不去,那老学究有什么好看的,就算转世成了小孩子,那更没意思,本道四处逛逛。”

    “别去青楼。”

    叮嘱道人一句,陆良生向另一个方向,走过繁华的长街,喧嚣嘈杂渐小,按着道人打听来的地址,过去的方向,是一排排dú • lì 的院落,恩师转世崔家,现世其父亲崔让是个乐善好施之人,可惜见过半百也没有子嗣,后来祷于泰山,老妻便有了身孕,虽然当中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不过那些都不重要,只要恩师确实在这家就好。

    走过青砖铺砌街道,长长的院墙内几颗老松枝叶探出来,秋日阳光穿过树隙,斑驳照在院门前青砖石阶上,显得安静、古朴。

    ‘就是这家了。’

    陆良生抬头看了眼院门上,写着‘崔宅’二字,也不敲门,放开缰绳,身形模糊径直穿过紧闭的院门。

    门房老头坐在门后的长凳上,摇头晃脑轻哼戏曲,一阵风刮来,打了一个激灵,就觉眼睛一花,像是有什么东西过去,看了看四周,又别无异样。

    “怪哉,明明感觉是有东西......”

    皱着眉嘀咕一句,走回门房内,顺着外面通往前院的庭道上,陆良生也在打量这处宅子,盆栽老树,一扇风水屏,穿过前院,凉亭小楼也是俱全,整个宅院看上去极为精致。

    “公子公子......”

    听到侍女的声音,陆良生停下脚步,不远处一扇月牙门,两个侍女牵拿纸鸢轻笑小跑,身后还跟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孩童,扎着小髻,面容秀美,追着飘在半空飞不高的纸鸢,笑的好看。

    追在后面的小人儿忽然停下,像是感觉到有人在看他,偏头看去月牙门。

    一个青衣白袍的书生站在那里,看来的目光柔和,嘴角慢慢笑出一丝笑,走进门来,坐去檐下的石阶。

    “你是谁?”孩童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院中仆人亲友,他都知道,从未见这个陌生的书生,“可是我父亲请来的先生?”

    檐下,陆良生笑着摇摇头,就那么坐在石阶看着这个孩子,恍如当初富水县那栋小院里,恩师站在樟树下,捧着书本望来那般。

    “你叫什么名字?”风吹过院中树枝沙沙轻响里,陆良生忽然开口问道。

    “为什么要告诉你。”

    孩童像个小大人,双臂叉胸口,昂起下巴:“你先说,我就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