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金钱可以换来奢侈的享受,骄傲的满足感,但留不住那些易碎的珍贵,保不住那些不该消失的功德。

        痴迷于物质的获取让他迷失,让他没有了进取心,错失了回报常玉龄老人的最佳机会,他无法不从心里鄙视自己的混沌与愚昧。

        所谓猪油蒙心,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尤其看到这些参与葬礼老匠人们都已经垂垂老矣,想到他们这一生或许也会这样默默无闻的过去。

        他就更是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的契机了,如果不去做一些事情,他还会辜负更多的人。

        辜负对他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张大勺,对他同样信任、鼎力相助的刘永清和蒋三昌,甚至是与之情同家人、相依为命的康术德……

        总而言之,常玉龄的猝然去世对宁卫民影响很大,算是让他醍醐灌顶。

        所以安葬了老人后,哪怕常家人并没有安排丧事席,宁卫民也要越俎代庖在八宝山地铁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张罗大家一起吃顿饭。

        当然了,吃饭肯定是其次的,他留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说事。

        首先是这一天,为了常玉龄的下葬,宁卫民可是专门把老人当初交给他的东西都带来了。

        虽说老人是悄悄把东西托付给他的,可他不能真的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昧了,否则日后这些东西怎么来的,他说不清楚。

        而且他也觉得不好这么对待常家人。

        毕竟是人家的祖传东西,他一个外人凭白得了去,这事放他身上他也接受不了。

        怎么都显得理亏,就跟日后那种小保姆获赠遗产的事儿似的。

        再加上常玉龄虽然走了,但东花市街道的料器工厂还得继续生产呢,上霜的原料就得指望他来提供了。

        那么常家葡萄的秘方,也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怎么都得说清楚了。

        所以很有必要今天当着常家人和大家的面儿一起处理好。

        宁卫民都想好了,如果常家人要把这些东西都拿回去,他二话不说,立刻当面完璧归赵。

        要是常家人同意给他了,那他也必须做出一定的经济补偿,让在座的这些人看在眼里都能点头认可,这才是道理。

        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么干是冤大头,明明是能够据为己有的东西,居然还要花钱买回来,傻不傻啊。

        如果放弃更傻,那可是未来能让人一生富贵的秘方啊。

        其实这么想的,只能说没见过钱,眼皮子太浅。

        可别忘了,宁卫民不是一般的小商人,而是志向高远的大商家啊。

        单指望常家的秘方发的这点财,他还看不上眼。

        哪怕目前,他能来钱的法子都太多了,他的产业铺开的面也太广了。

        如今领悟了“和”字诀,并把这点作为第一商业信条的他,才不会像大多数重生网文里那些主角做光吃不拉的貔貅,不择手段也要占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