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在国内什么都便宜,比日本拍摄要便宜好几倍,但问题是日本人的工资可便宜不了啊。

        一个鬼子一天报酬最少一万円,现场五六十个鬼子呢,这得多少钱?

        再加上这一天人吃马嚼的挑费,和拍摄消耗的装备设施,怎么也得花个二三百万円一天呢,那就是一两万美金。

        十亿円虽然听着似乎很多,可仔细算算就知道了,十亿里才有几个二三百万够这么造的?

        要不说剧组花钱如流水呢。

        宁卫民当然盼着拍摄顺利,明白越早拍完才越划算啊。

        真要是十亿円都拍不完这部片子,那最后不还得他来兜底想吗?

        更何况就冲野村芳太郎这吃着药,点灯熬油的工作着,说话手都打哆嗦,他也不敢给人家找事啊。

        无关什么尊老爱幼,他就怕万一这老鬼子真急出个好歹来,真累病了,累死了,那可就真虾米了。

        陪个发送钱是小事,何处黄土不埋人?

        难道我泱泱中华,埋的鬼子还少吗?

        可问题是这老鬼子一趴下,他去哪儿再套一头能拉这磨的日本老驴去啊?

        十亿円的投资他总不好弃之于不顾吧?

        所以他再不懂事,也不能跟钱过意不去,犯不上跟他自己个儿为难啊。

        而如此一来,信奉无为而治的他可就成了来探班的模范,演员亲友的楷模了。

        更别说他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着剧组想辙解决实际困难的。

        比方说头一天晚上听说发电机还没到,见野村芳太郎和松本庆子都着急,宁卫民就建议能不能用房车的发电机试试,毕竟三辆车呢,一起烧燃油也不小的电量呢。

        结果没想到,还真就解决问题了。

        两台12000瓦的“小太阳”,愣是让这几台房车的发电机给带起来。

        渐渐的,野村芳太郎还主动邀请宁卫民在片场观摩,甚至安排他坐在自己的身边了。

        别看都是一样的结果,但落在松本庆子和剧组其他人的眼里,都懂得这是导演对宁卫民的认可,礼遇程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还不算,和导演比起来,其实还有一个人对宁卫民的感激和仰慕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就是沪海制片厂委派来保证剧组生活和后勤的干部。

        这个干部啊,不大像沪海本地人,是个只会照章办事,缺乏灵活变通的老实头。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偏偏对金钱过于计较,对外国人还有点怕。

        所以在宁卫民来探班之前,哪怕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他办出来的事儿,也没法让人满意,净为自己挣骂了。

        无论中日双方都把他当成不会办人事儿的蠢材。

        日本人恨他脑子不好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