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就更是糊涂话了。连咱们俩的话,国强都不听。儿媳妇这性子软和得跟面团一样,她说的话,咱儿子还能往心里去?你又不是不知道。国强不欺负她就算好的了。再说了,你就是再生气,也不好当小辈儿说这么难听的话。你骂儿子不要紧,谁让你是他爸爸呢。可你当着他们娘儿俩面儿,让她们母子怎么想……”

    这一下子,算是切中了要害。

    蒋三昌叹了口气,低声嘟哝了两句,不言语了。

    说的是呢,儿子没教育好赖谁啊?

    只能怪他们老公母俩啊。

    一是因为慈母多败儿,老伴儿对这个独子太宠溺。

    一是他只重蒋家吹料技艺传承,打小忽视了对儿子人品德行的监督啊。

    儿媳妇?儿媳妇是个老实人,嫁到他们家来,那是受了大委屈的。

    孙子就更冤枉了,老家儿是没法挑的,居然摊上了这么个不着四六的爸爸……

    又闷了半晌,蒋三昌越发觉得自己刚才没来由,心里后悔。

    再怎么说,一个当公公的也不好因儿子的错,对儿媳妇这么训斥。

    于是尴尬地吭哧了两声,转头对老伴儿说了,“你呀,再给儿媳妇四百块吧。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这国强纯粹就指望不上他。可快过年了,不能让他们娘俩儿这么苦着。手里没点钱,那还过什么日子?”

    待老伴儿答应了,他跟着又对孙子说,“好孩子,爷爷刚才对你妈妈发火,是爷爷不对。让你妈妈受委屈了。你替爷爷给你妈妈道个不是吧。”

    孩子的妈妈立刻承受不住了,不容孩子做出反应,就抢着说,“爸,您别这么说。长辈教训几句是为我们好,没什么委屈。这钱我们也不能要,您老两口的钱都贴补我们了,好不容易有几个,您还是……”

    “话不是这么说的。嫁给国强,于你那就是委屈了。他那样的人,纯粹是头发丝提豆腐,想来这辈子都没出息了。我劝你指望谁也别指望他,看看我和你妈,几十年养了个儿子,结果成了笑话,就剩下哭了。好在你总算还有个好儿子,这孩子就是你今后的指望。至于这钱,那就是给你和孩子用的,你一分钱都别给国强,自己收好了,也别告诉他。他要找你要,你让他找我来……”

    “爸,这这……妈,您看……”

    孩子的妈妈还没见过公公这么对丈夫失望的时候,完全不知该如何接话,更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可就这还没完呢,蒋三昌最后又撂下句让人听了心惊肉跳的狠话。

    “等那个混账东西回来。你不吝多晚儿,都让他到我那屋来一趟。你就告诉他。今儿个,他要是老老实实的来给我磕头认错,让我砸断他的狗腿也就罢了!他还算是我儿子。他要是敢不来,打明儿起,他就别再进这个家的家门!我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说完,老爷子烟袋也不抽了。

    “咣当咣当”磕干净了烟袋锅子里的烟灰,背着手气哼哼的进了里屋,自己一人儿生闷气去了。

    只剩下家里的老弱妇孺,看着紧闭的房门,惶然无措,惴惴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