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想看,等咱们摸清了怎么运行,怎么正常维护的时候,咱街道的新服装厂也该运转了起来了吧?到时候,咱挣了大钱,把煤市街的厕所都换了也就是了。于您还为难吗?这才是推广此事的最佳时候。”

“当然,最划算的就是这个过程里,上级能看见您的功劳,给予您一定的支持和表彰。那咱也就好提条件了。总不能上级就要成绩,不给点有利的扶持吧?我还跟你说,另外两个主任也跟那您的处境差不多,我就是这么给他们出的招儿……”

好吧,李主任再度被说服了,也就咬牙背了这口锅,完全照宁卫民说的办了。

但即便是这样,李主任也没落了个踏实,很快就又为厕所的事儿着急起来了。

不为别的,这看厕所的保洁工作,没人愿意干啊。

哪怕街道给开出了八十块的月工资,都没人来。

其实说实话也不是真没人愿意,关键就是家门口,怕丢人啊。

环卫局扫厕所的虽然同样埋汰,可还是铁饭碗呢,街道却给不了正式编制。

好不容易有两个家里特别困难的人有点意动,可一看宁卫民给街道制订的工作流程和惩罚条例,也打了退堂鼓。

所以最后没辙,本想解决管片儿几个待业名额的李主任大为失望。

他发现还是只能听宁卫民的,不得不从重文门的三角地,找了几个外地来京打工的农民来救急。

要说这年头赴京的农民工大多都是老实人,能干却没技能,干这个其实倒是挺合适。

听说能每人能开八十块工资,心里都乐意着呢。

全都拍胸脯,表示不怕脏臭,保证按规章制度做到位。

这样又经过对几天简单的培训,在他们熟悉了工作要求之后,6月底的一个星期天。

煤市街的两处新厕所终于迎来了正式开放使用的日子。

必须得说,事实证明,以宁卫民的见识、眼界。

在规划厕所方面,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国内的第一专家。

这由他一手操办厕所在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就好评如潮。

只要体验过的人,就没人不夸的,相当轰动啊。

首先,硬件设备上堪称当代一流。

其中室内高度三米六,三米砖墙上就是一圈儿六十公分高的窗户。

而且还装了风口风扇。采光、通风性能良好。

照明灯具这次用的是日光灯管,男厕三组,女厕四组。

男厕坐蹲式瓷质大便器和挂斗式小便器一样六个,女厕的蹲位增加到了十个。

此外,宁卫民还考虑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问题。

因此设计图中彻底把厕所的台阶、门槛取消,而是统统采用斜坡方式,实现了无障碍出入。

而且无论男厕女厕,他还专门另设置了两个抽水马桶专座。

并在旁边的墙上安设了扶手,通道也体贴的铺设了塑胶地面。

就是着重防范老人、残疾人滑倒摔跤,方便他们使用。

虽因客观条件所限不能设置真正的专用厕所。

可此时,这无疑已属划时代的进步了。

当然,对于当时的国情和普通居民的入厕习惯,宁卫民也不会忽视。

所以他只在每个蹲位前设置了一米高的半隔断,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定隐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上着厕所聊天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