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的外单位占用了咱们天坛外坛好几十公顷的用地和房屋。对不对?您不是一直想弄回来嘛。可您为什么拿那些单位没辙呀?不就因为各单位都有自己的靠山,他们总搬出来跟您打擂台嘛。反过来您的那些上级单位却都对此袖手旁观、坐视不管,甚至互相推诿。”

  “可有这么一句话您别忘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虽然您靠自己个儿,是和他们争不过。他们会跟您耍赖、拖延、装傻充楞。可这特殊部门要是能出面让他们腾退。那他们还能这样吗?还敢不搬吗?”

  “当然,这招也不会‘包治百病’。像什么园林学校、土地局、药检所、医院,怕是跟国家安全挂不上边的,不吃这套。可问题是,对于天坛外坛西北角,那些密密麻麻的天线网,特殊部门至少管用吧?他们肯定能把那些玩意给拆掉啊。”

  “我记得您说过,那好像是一组发射台。当初是特殊时期为了干扰敌台才设立的设施。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那东西明显已经成了没用的废物了,我看那院子里住的都是广播事业处的职工啊,差不多已经是大杂院了。而且那么多天线不但有火灾隐患,所产生的电磁还会对附近的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我的意思是,那发射台不就正好就归属于特殊部门的管辖范围内嘛。您要是能以此为据,一旦说动段处长秉公执法,帮天坛出头。那兴许很快就能给您搬掉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目视前方路况,宁卫民手握方向盘,神情自若,轻松而谈。

  但就没他这么准的。

  确实一语中的,一下子说中了天坛园长的心病。

  要知道,共和国建立初期,由于首都需要大量的办公用房,各个单位纷纷“号”房子。

  再加上当时的社会,普遍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还比较低。

  于是一些古建筑,就相继被占用了。

  就天坛的具体情况来说,更是尤为严重。

  本应该是二百七十三公顷的坛域内,差不多有七十三公顷的外坛土地都被占用。

  天坛几乎丢失了外坛面积的一半。

  这就导致天坛“天圆地方”格局不复存在。

  内坛“苍璧礼天”,外坛自然郊野的植被形态,统统受到严重破坏。

  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肃穆氛围大打折扣!

  实际上如今通往圜丘坛的原有祭祀路线,以及部分神乐署原址,都被已经被外单位占用。

  牺牲所已完全不复存在。

  另外,由于天坛部分建筑及配套设施受限,由于部分内坛墙紧邻外单位建筑,也给古建维修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碍。

  尤其分散于外坛墙的大部分居民楼建筑年代较早,生活环境和设施较差,部分私搭乱建甚至依墙而建,严重破坏了坛墙墙体。

  所以怎么才能要回这些房子,一直都是多年来持续困扰天坛园长的难题,要比资金匮乏的问题更难解决呢。

  说实话,即便这个年头,还没有什么“影响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展示”的明确概念。

  天坛方面甚至都没有萌生意识,去制订该如何完善规制,恢复皇家园林原貌的具体计划。

  可在天坛园长的心里,这些地方终归是天坛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