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亏他反应迅速,动手极快,赶在国家前就开始了全力降价抛售。

    最终到了国家正式降价的时候,他手里的化纤品已经卖了七七八八了。

    非但没砸手里,算总账可能还略有微利。

    而且这场虚惊也不是白受的。

    虽说化纤品是降了价,可棉布是会反向涨起来的。

    如今宁卫民剩下的货不但全是棉布。

    他还趁着价格没变动,又跟服装厂补了不少棉布制品。

    等于里外里还是个赚,就是多费了道手而已。

    由此可知,在商场上,人脉和朋友有多么的重要。

    没人帮助,也许差那么一步就能造成如同船毁人亡一般的重大亏损。

    哪怕你是穿越者,也不可能躲过所有商海里潜藏的暗礁和风浪。

    人脉就是就是生意人的金钟罩和情报网,关键时候可管大用了。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宁卫民哪怕平日里,也相当在意对人脉的培养,对友情的维护。

    比如说,对于乔万林这个在重文门旅馆结识的朋友。

    哪怕是自己已经离开了重文门旅馆,哪怕乔万林进入了区服务局工作,他们两人已经没有了直接利益牵连。

    但一直以来,宁卫民还是十分努力与之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隔不了多久,他总会主动找乔万林一起吃顿饭,或许是一起喝喝茶。

    要么是坐在一起,和乔万林共同回忆一下从前他们做同事的岁月,那些值得缅怀的旧日交情和趣事。

    要么就是谈谈两个人的事业和生活,说说对社会和国家未来的看法等等。

    而且宁卫民绝对不会开口去求乔万林为自己办事。

    他也绝对不会强求乔万林收受自己赠送的贵重礼物。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的宁卫民非常看重乔万林的亲属在服务局的底子。

    而且也相当看好乔万林这个人的能力,深信对方的前程和能量还远不止于此。

    宁卫民在耐心地等待着乔万林厚积薄发的日子,等待对方像真正的黄金一样闪光的时候。

    另外,宁卫民也懂得想求人就不能临时抱佛脚的道理。

    知道如果事到临头才求去人,等到别人飞黄腾达再来攀附。

    那未免太着痕迹,显得市侩,反倒惹人生厌。

    所以在他的眼里,可以说是实实在在把乔万林当成自己日后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根基的。

    说白一点,这就像在银行里储蓄金钱一样,他在放长线,钓大鱼,提前做感情投资。

    除非遇到极为特殊的、重要的情况,这个伙伴关系,他是不会轻易动用的。

    然而当把化纤布降价这件事忙和过去之后。

    宁卫民却迫不及待的把乔万林约到他的烟酒店来做客。

    而且还有违常态,竟然第一次主动开口向乔万林提要求了。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最近从斋宫艺术展受观众追捧的现象里,突然灵光一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