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银行的人都忍不住好奇,他这么一个小年轻哪儿来这么多钱?

    自然要对他盘查起来。

    但好就好在今非昔比,他也早就不是过去那个没有根脚的无名小卒了。

    无论他亮出皮尔·卡顿公司高管的身份,还是拿出跟街道缝纫社合作的关系,对银行都管用。

    哪一样都能让他坦然面对银行的盘查轻松过关。

    另外,鉴于他还大度的把房借给缝纫社白白使用。

    而且在许多方面和街道有着广泛深度合作。

    同时无论是和街道李主任,还是管缝纫社的边大妈,私人关系上都近乎得没的说。

    他还因此获得了不少免费的财务支持。

    缝纫社的财会人员当然清楚宁卫民有多忙。

    为了帮他解决一些问题,也为了更好做好缝纫社的工作。

    索性因利就便地,替宁卫民承揽下了日常成本核算工作。

    像库房出货进货,辅料往来,工人计件工资统计什么的。

    因为数据许多都是互通的,人家做账目的时候,就帮他一起做了。

    实际上,等于人家是在替他义务劳动。

    而他只要偶尔拿点烟酒和进口糖果这样的小礼物做答谢,适当笼络下人心就好了。

    其余的什么也不用付出。

    这对他来说,当然是件莫大的幸福。

    在这个前提下,他每天只要在下班后跑一趟缝纫社,花个把小时对对账就可以了。

    如此,才能一直把服装尾货生意维稳在一个良性的,微妙的平衡状态中。

    但话说回来,自己的事儿自己最清楚。

    宁卫民心知这种状况也就是个权宜之计,隐患太大。

    既不该,也不能长期这么保持下去,

    要知道,交由缝纫社替他代为管理这些账目,就等于让缝纫社自己给自己打分。

    是完全突破了合理限度的信任。

    且不说时间越长,缝纫社的财务人员就会越了解他的实际经营数据。

    很难说会不会因为推测出他的实际利润水平,而心生不满。

    更甚之,或许还会透露给街道领导,致使本来默契的合作产生间隙或不快。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这些人以后徇私舞弊。

    为照顾人情,在账目里添点花头,做点手脚。

    他也是根本不会知道的。

    要想黑点他的小钱,再容易不过了。

    所以归根结底啊,这就是他最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也是一时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个体户不受尊重,还没有一个正经私企的年代。

    哪怕他肯出钱,求才若渴,也难以找着一个值得信任和托付的全职管理者,或是一个肯跟着他干的专业会计。

    所以这事儿怎么看,都基本上属于无解。

    想不这么对付都不行啊。

    至于宁卫民手里的旅游工艺品生意,在经营方面倒是特别省心了。

    毕竟这件事已经获得宋华桂的允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