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服青菜,鳝鱼服紫苏。年轻人,了不得啊你。我活了多半辈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心思通透的生意人。我今天真得说声‘服’。你师父是高人啊,才会教出你这么个徒弟。我看出来了,你这人,保准儿能发大财。”

    宁卫民大喜之下,赶紧表示谦虚。

    “张师傅,您过奖,我这算什么啊。比真能耐,您才是这个。古人说,良厨如良相,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说明什么?说明作为一个高明的厨师,能在灶台的烈火硝烟里,铁勺金戈,排兵布阵。那是宰相和大将之才。我能认识您,能租到您的房子,才是三生有幸。”

    瞧这马屁拍得,熏熏然,味道十足啊。

    “张大勺”本来是咧开嘴,想笑又舍不得笑的表情,一下子因此彻底绽放。

    脸上的笑纹全都展现出来了,乐得就跟个老核桃皮似的。

    谁都能够看得出,这笑,发自他的肺腑……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这据话体现了咱们自古以来的传统礼仪,道德准则。

    人心换人心,八两对半斤。

    这也是咱们老百姓日常待人接物上,最爱念叨的一句老理儿。

    至于说到这两句话的最核心处,其实不外乎两个字儿——共赢。

    这便是我们传统商业追求讲究“和气生财”,大大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掠夺性商业发展模式的地方。

    所以我们历史上有名的富商巨贾,不光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往往还有十分值得人尊敬的高贵品格。

    比如说与西施一起泛舟西去的陶朱公范蠡,比如孔子著名的弟子子贡,比如富商沈万三,都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典范。

    如果把他们与贪婪无度的罗斯柴尔德、默多克、索罗斯这些西方资本大鳄做一做比较,我们的这些商人简直如同圣人。

    即便是巴结权贵、毁誉参半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创办了一个胡庆余堂国药号。

    以“戒欺”和“真不二价”为经营理念,不惜赔本赚吆喝为家乡父老谋福利。

    甚至直到身死,胡雪岩也没动过一次念头,要把这个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时常需要真金白银贴补的买卖停了,挪借资金堵别处的窟窿。

    所以毋庸置疑,只有这样的慈悲和善心才是真的。

    绝非那些虚伪的西方大亨,只是为了合理避税或搞家族基金,才去沽名钓誉做的假慈善可比。

    或许当代有些人,会认为我们的传统商业理念已经过时了。

    或许他们觉得现代社会里,只有西方的资本碾压,追求商业垄断那一套才具有实用性。

    否则,就没法解释我们的工商业为什么会在清末民初日渐式微。

    但这恰恰错了,大错特错!

    因为这种观念把工商业混为一谈了。

    我们其实是输在了工业技术上,而不是输在了商业经营上。

    工业是生产基础,商业是流通环节。

    工业技术需要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头脑。

    商业繁荣却要以人为本,注重感受,激发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