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自己养老傍身,给儿女留有余地。

    正因为这样,对于眼瞅着自己存折上的数字一天天的增长,他们一样无限欣喜。

    在替宁卫民卖衣服这件事上,他们老两口远比边家和罗家还要积极许多。

    至少有了这样的外快,下次女婿女儿归来探亲的时候,他们的招待必定不会寒酸,也无需再跟赵家伸手。

    多少总能给女儿增点颜面,添点底气啊。

    而与罗家和米家相比,边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公私两面光。

    从私人角度来说,边家大儿媳妇李秀芝有孕在身,且已经到了显怀的阶段,正需要营养滋补身子骨儿呢。

    所以她和丈夫边建功卖衣服的额外收入,就正好派上了用场。

    还别看边家是苦出身,可为了即将出生的第三代。

    把这笔钱留用在儿媳妇的吃喝上,就连勤俭了一辈子的边大爷和边大妈都支持。

    于是活鱼、活鸡、时鲜果品,和边建功搞来的北极熊各类肉蛋罐头,连续不断的弄了回来。

    那比当初罗家用糕点、红糖、奶油、鸡蛋、小米给苗玉珍补身子都奢侈。

    如果只凭边家小厨房每日的煎炒烹炸香味里来判断,很难相信这一家人只是平头百姓。

    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这一家子不是当大官儿的,也得是干勤行的呢。

    从公家的利益出发,边大妈的觉悟也相当高。

    由于她认为这些衣服的销路,是居委会全体想出的办法。

    她的那份儿推销所得,不肯装进自己兜里,而是划在了居委会的公账里。

    这样一来,居委会可合适了。

    不但因此得以鸟枪换炮。

    像那些早就不敷使用的破桌子,烂椅子,差一点就锈漏了底儿的暖水瓶,统统换成了新的。

    连边大妈的那些老姐妹们也享受到了不少实惠。

    免费茶水、肥皂、毛巾、卫生纸,是人人有份。

    除此之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把全新的手电筒,甚至还有了出勤补贴。

    虽然只是几毛钱意思意思吧,可这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啊。

    可满京城找去,任凭哪一个居委会,顶多了是拿总的正职主任落点补贴。

    绝没有这种普惠大众的情况发生。

    那不用说,边大妈的无私,让她的威望骤然增加不少。

    就这帮得了实惠好处的老太太能不拥护她吗?能不对惟命是从吗?

    事实上,这些居委会的各路主任们不但干劲儿十足。

    也因此对于替宁卫民推销衣服一事,更有积极性了。

    几乎每一个在前门楼子底下摆服装摊儿的小贩,她们都要去拜访拜访,劝说劝说。

    所以可想而知,又有哪个个体户不得卖这帮大妈几分面子啊?

    县官不如现管啊,谁让在这块地面上讨生活呢?那都得意思意思。

    这么一来,真正合适的人是谁啊?

    根本不用怀疑,当然是那个躲在后头,闷头发大财的宁卫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