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的事儿,还在等法国那边的图纸,投资金额还没法确定。对……这么多事儿,咱们还是一样一样慢慢来……好,那就这样,再见……”

    其实光这个电话,就已经显露出很多内容了。

    宁卫民本能的意识到宋华桂在忙的事儿,或许和这些图纸有关,或许和天坛有关。

    这电话里的周区长,应该就是重文区的一把手。

    果不其然,他还真猜了个bā • jiǔ 不离十。

    等到宋华桂放下电话,正式把谜底解开。

    宁卫民才知道,原来宋华桂找他来,是要他负责皮尔·卡顿服装陈列馆的装修工作。

    而这个陈列馆的场地,就在天坛公园的斋宫。

    这事儿源自于皮尔·卡顿身为浪漫艺术家的天性。

    几次来共和国,这个法国设计师不知不觉对皇家气派的故宫建筑群着了迷。

    他越来越喜爱,一有时间就去逛故宫。

    除了根据故宫的飞檐,他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女装。

    同时也妙想天开,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生出了一个想要在这个故宫开办自己的服装陈列馆的主意。

    对此,纺织部和经贸部是愿意配合的。

    但问题是故宫属于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是全国老百姓万众瞩目的地方。

    骤然把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服装品牌置于其中,所造成的影响谁也吃不准,那就只能另选他处。

    而颐和园和圆明园又太偏僻,好像也只能从北海和天坛想办法。

    最后是重文区的领导对此事比较上心,他们很看重皮尔·卡顿的国际影响力。

    于是和天坛公园方面协商后,就提出可以把四万平米的斋宫划拨给皮尔·卡顿使用。

    那这份诚意可太厚实了,一下就把北海公园那边拿出来的一个不大的小房子比下去了。

    皮尔·卡顿对天坛公园提供的场地相当满意,于是不但和重文区政府达成了此事的合作意向。

    而且也就此决定要在重文区,开办他的马克西姆高档法餐厅。

    正是出于这份投资回报和深入合作的期待,区领导也是牟足了劲跟上级请示批文和盖章啊。

    这不,一切手续都办妥了。

    虽然时间从确定下来,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但要知道,这么大的事儿牵扯方方面面,恨不得得盖一百个章才行。

    这样的版世俗的,在这年头已经属于光速了。

    至于这件事为什么会交给宁卫民来办,也是因为宋华桂分身乏术。

    她最近不但忙着落实一家三百人的工厂,开始生产皮尔·卡顿服装的事儿。

    同时还在代表皮尔·卡顿,跟外贸局谈一笔十万条丝绸纱巾的出口业务。

    另外,服装模特的专业训练也要重新开始了。

    而且在陈列室开幕的同时,皮尔·卡顿还要在京城饭店再办一次同样主题的服装展览会。

    作为内销服装的推介会。

    那想想看吧,她哪儿忙的过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