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后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奔着信封上的猴票去的。

    最后,报纸上还写明了“京城鼓楼集邮研究会”的专家给出意见。

    说猴票目前的转让价格虽然比发行时已经增值数倍。

    但综合考虑到这张邮票的精美程度和印刷难度,不多的发行量,以及作为第一张生肖票的特殊地位。

    完全可以做出判断,增值的潜力应该不止于此,假以时日,价格必定会很高。

    不用说,这篇新闻报道,等于是给宁卫民爆炒猴票的这口大锅下,主动添了一把柴火啊。

    于是如此一来,不但普通消费者寄信时担心邮寄出问题,都不愿意选择庚申猴票了。

    那些真正的集邮者也更对这种猴票趋之若鹜了。

    猴票立刻价格猛窜,转眼就到了五毛钱。

    那想想吧,在此之后,鸡票又被宁卫民再次猛抬了一下,那猴票得是什么劲儿啊?

    当然是继续再接再厉,扶摇直上,也就到了八毛钱。

    而就这,还纯粹是口头的价格。

    真能见着票,一块钱一张也能成交!

    说白了,集邮者们对鸡票有多渴望,那对猴票的追捧就得放大数倍。

    这种隔山打牛的联动刺激,效果真比宁卫民自己直接吃货,不知好出多少倍去。

    所以到这会儿,那帮倒腾邮票的人精子,几乎个个都拼了命的到处找猴票。

    他们见着人就问猴票,眼睛都快成红的了。

    而此时,宁卫民可就开始稀稀拉拉往外放票了。

    当然,他不会是就此满足,想要获利了结。

    其实是通过此举来刺激成交的活跃。

    因为他非常清楚,有成交,邮品价格才能继续往上走。

    否则市面上没货,弄不好就僵住了。

    而且邮品的价格不通过反复成交砸实在了,真正爆炒的时候也不安全。

    很容易让人恐慌。

    当然,所图甚远的他也不会多放,隔一两天放出两三张去,是抬着价儿慢慢出手的。

    就这样,等到他手里的十几张猴票出手,猴票的价钱已经在市面上突破一块三了。

    这年头,可还没人见过这样涨法儿的呢!

    如此的行情,那真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为此,果然有人开始坐不住了,在恐慌和利益使然下,有人也跟着往外放猴票了。

    而这也被宁卫民料到了,他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当然就要改变策略了。

    便开始守着一块五和一块的区域做低买高卖的操作,力求让猴票的价格平稳在这个区间。

    至此,猴票便真正的成为了邮票总公司门前的交易热点。

    每天都有不少人盯着猴票的价格波动,并且乐此不疲的议论,充满希冀的讨论。

    让宁卫民尤为满意的是,除了猴票已经开始为他创造利润,通过价格波动,安全收割了二三十元。

    相对于历史价格,应该1983年才涨到八毛的猴票已经提前被他玩儿到了一毛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