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恰恰在这方面,他远比旁人幸运,先天就有很大的优势。

    因为这时候单位订的报纸和刊物都很多。

    重文门旅馆在邮局订的十几份不同报纸,每天早上,都是邮差按时送到前台这个“集散枢纽”来,然后再由前台的人分发各科室的。

    可别忘了,作为前台的新人,宁卫民当初上白班的时候,这也是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他只要晚一点走,多等一等邮差,就能把单位订的这些报纸捋一遍。

    更何况康述德也是干收发室的。

    老爷子上白班的时候,也同样可以由着宁卫民去传达室里翻阅。

    而且京城玉雕厂作为千人大厂,订的报纸刊物更是多达数十份。

    除了常规的那些,还有不少是行业性的,以及不少职工为个人兴趣爱好订的,那覆盖范围就更广泛了。

    正是因为这意外的便利,宁卫民没怎么费劲,也没花任何成本。

    便很快圈定了自认为比较合适的目标,准备进一步去了解情况。

    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竟然会把所有的报纸都排除在外,选择的多半都是文艺性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