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个很多人在这天之前都没意识到的把柄。

    从八十年代就愈演愈热的出国潮,本来就是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向往美好生活的个人追求。

    那时候的人就没觉得出国有什么不对。

    而且正规渠道出去的还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只是学成以后回来的都是少数,而这当中,怀着拳拳爱国反哺之心的又是极少数。

    回来也是为了有更好的机会降维打击。

    但无论是追求更舒适美好的生活,还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

    都是不甘于平凡的背井离乡去闯荡。

    这无可厚非。

    特别是在欧美国家跟中国相安无事的阶段,能拿到绿卡或者欧美护照,甚至会成为大家推崇的能人。

    文艺圈、演艺圈出国的方式跟机会又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所以易菲这事儿本来很寻常。

    其中还有个技术上的小问题……

    是连赵德柱都不太清楚的,国内法律上不允许有双重国籍,也就是说只要拿了别国护照,就自动失效国内护照。

    但这事儿那些年没怎么认真执行。

    好多拿着两本护照的人,往往是在国内赚钱,享受欧美国家的福利。

    甚至简单到买票打折哪个厉害用哪个身份。

    国籍体现,也就是在进出海关的时候,保证哪个护照进来就用哪个出去,别搞混了就行。

    所以后来很多明星被杠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能拿出国产护照来证明清白。

    不过易菲真是因为外籍身份十五岁就进了电影学院。

    这事儿就没得改,她是实打实的公开花旗国身份。

    如果她不这么红,不这样走出国门受到东瀛、港澳台青睐,如果她没有在赵德柱提醒下,特别强调自己的身份。

    一连串的条件,哪怕有一个没集齐,没准儿这件事,就不会被激发。

    起码不会在这时候激发。

    正因为易菲这次让人觉得太耀眼,她在焦盆电视节目中的反应又太激起那种民族自豪感。

    就像只有烧红的铁块,才会跟冷水产生剧烈反应。

    不然一块冰凉的铁疙瘩,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泼冷水。

    所以在社交媒体、互联网上激起的话题性非常高!

    结果被易菲用自己的WB,用自己的照片,轻而易举的把整个事件反转了。

    放到十多年以后的吃瓜群众,就很明白这种反转再反转的威力。

    首先是电影足够亮眼,易菲顶着自我撰写编剧的头衔,担纲主演。

    获得如此好的成绩之下,还在国外很坚定的强调自己国人身份。

    这比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形象,要让人亲近喜爱得多。

    好多人在路转粉的时候,忽然反转她是戏子扯谎假身份。

    明明顶着花旗国身份,却打爱国牌。

    这肯定对易菲的形象是个巨大的伤害。

    好多人顿生恶感,粉转黑,或者正在心里不舒服,觉得膈应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