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到二十多年后的2000年左右,正恰逢新一批知识分子的就业高潮。“优厚的待遇,稳定的工作,相对种地来说清闲的职位.....”,有了这些结果的验证,一阵风说刮就刮起来了,“考上学,拿铁饭碗”成了贫苦家庭致富翻身的黄金路线,并很快发展为一种普遍认识。

    事实证明,林毅挺适合吃考学这碗饭,他的求学生涯,一直都是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里的土墙上,挂满了让全家人都引以为傲的奖状,金灿灿,明晃晃。村里人不管是谁到了他家,都会忍不住的夸赞几句:“大叔,你看小五这孩子真是没白要,苦不白吃,以后就擎着享福吧”,“谁知道哎,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命啊”,多数情况下林毅的父亲都会这样回答。每遇这场景,林毅闭着眼睛都能知道的父亲脸上挂着怎样的神态,那是一种想笑的却又极力控制的表情。他想掩盖的是一种怕被人看穿的骄傲,一种父亲自认为他这个家庭不该有的骄傲。但等人一出了大门,他又会转身返回屋内,望着墙壁上下打量。偶尔也会看得出神,呆呆的杵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那些黄的发焦的纸,是他近耳顺的年纪还要奋力支撑的理由,也是这个穷苦家庭,为数不多的自尊来源。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或许再适合林毅不过了,又或许这个“早当家”不是说适合林毅,而是适合他这样的所有90后家庭。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