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的成绩在双叶高中也是数一数二,要不然那年高中毕业,她也不可能仅靠自己就跑去美国留学音乐学院。

    留学七年,口语绝对流利,英语水平和个人素质也绝对一流。

    而像赤井这样的人,居然在橘北只能当一個外聘教师。

    这要求...着实恐怖。

    同时,藤井树也更加好奇了。

    为什么,橘北会在这六十二人中,唯独选择自己呢?

    ......

    藤井树将自己的疑问告知了佐佐木教务。

    佐佐木知子听完,略微低垂了眉目,侧头。

    她厚厚的镜片上,反射出教务办公室落地窗外,校内优美的雪景。

    ......

    “藤井老师认为橘北的景色如何?”

    “很美,古典的同时,又有现代气息...其实从这间教务办公室的装修风格就能看出来,这应该是近几年翻修过的吧?”

    藤井树又望向侧边,那个宽大厚重的办公桌上的苹果电脑。

    他在这学校一路走来,能看到的电脑设备,基本都是这种近年来使用macOS的新款。

    一台电脑代表不了什么。

    可多台,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学校内部系统,绝非那种陈旧的老东西。

    “同时贵校也对电子设备有一定要求,暂时不谈其他学校的资金是否支持购入这些设备,可就我所知,很多公立学校、政府部门就算知道了自己的落后、效率低下,也不会主动更换设备。”

    “藤井老师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佐佐木知子听从落地窗外的雪景上回过视线,接过了话。

    “大多数学校不愿更换设备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和时间精力。一个旧的系统迁移到另一个新的系统难度巨大,或许还要跨越平台进行处理。学校的大量文件和学生资料都有可能在期间丢失或者无法修复...而这些东西对学校来说,都是重要且宝贵的信息,所以大多数学校都不会选择冒这个风险去选择升级设备。”

    藤井树:“那么贵校...”

    “藤井老师知道我们橘北的历史吗?”

    “了解过,大正时期整个北海道第一个女子学院。”

    “在当时的情况下,推行一个女子学院会有多大的阻力?”

    藤井树:“不仅是富商,一些本土权贵也会因传统观念拒绝这所学校的存在。”

    “是的,所以我们橘北从创办开始,就是在破旧迎新。”

    “破旧迎新...”

    佐佐木知子微微点头。

    “大正时期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快速变革的时期,也是日本文学、艺术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