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的州牧、封王的说辞,自然说动了董旻、牛辅、李儒三人,因为他们发现,董卓手下最有可能成为一州州牧乃至封王的,就是他们几个!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子孙的未来,三人对董璜的建议都是鼎力支持!

    至于说其中改朝换代、天下大乱的风险与纷争,三人没有一个在乎!

    对于这些武夫而言,只要他们能够封王,哪怕是天下重新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也无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董璜的画饼太大,这些土包子的胃口已经被完全吊起来了!

    董卓最终封刘辨为汉中王的目的,一是万一刘协失控,到时候废了或者杀了刘协,再扶植一个汉中王上位,也是名正言顺。

    二来则是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刘辨就藩为掩护,拿下汉中,进军益州,将益州这个最适合割据的地方掌控在手里,以作后路。

    至于说日后派谁去就任益州牧,诸人却没有什么争抢,一致选择让董璜前往。

    究其原因,李儒没有兵权且是董卓的核心谋主,根本走不开;董旻看上了洛阳的花花世界,还没有享受够,而且比起偏远湿热的益州,他更喜欢去冀州、徐州、豫州这种大州当土皇帝;牛辅则顾忌自己女婿的身份,在未取得老婆同意前,根本不敢开口;董璜自己则存了割据益州苟到吃鸡的心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论是州牧还是封王,如今都还只是暗室之谋,不论是董卓还是李儒等人,他们都很清楚,想要将这一切变为现实,都得等到董卓权威稳固之后才行。

    如今已经行了废立之事,天下的反对势力恐怕很快就会做出反应了!

    董卓等人不知道这波反噬究竟有多大,但董璜却很清楚,不久之后将会有十好几路诸侯前来讨伐董卓!

    如果加上其他战争代行者从中兴风作浪,反水的诸侯恐怕会更多!

    这是一场必将会发生的战斗,同时因为战争代行者的出现,必然会生出无数变数。

    董璜倒不是不想先下手为强,提前除掉几个未来的讨董主力,只可惜可操作的余地却不多。

    本来历史上这个时间段应该还在洛阳的曹操,不知是被手下的战争代行者说动,还是在争抢尹夫人的争斗中怕了董璜,既没有像演义中那样献刀,也没有静待时机,而是直接扔下家小提前跑了。

    袁术倒是没跑,但活着的袁术显然比死了的袁术作用更大,董璜非但不能伤害他,还要尽可能的保护他!甚至说动董卓封他为后将军。

    至于袁绍,则已经跑了好几天了,但当时董卓还没有彻底控制洛阳的军队,又需要太傅袁隗的支持,所以严令不准对他对手,等董卓有了能力,却已经鞭长莫及。

    董璜倒是偷偷派了一队骑兵去追杀袁绍,但袁绍也早有防备,带了不少死士掩护,最终董璜棋差一招,让袁绍渡过了孟津,逃到了冀州。

    最可气的是,袁绍的年纪稍长的两个儿子也逃到了冀州,这直接让甄姬出现了贞操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