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
    在工业革命还未开始的情况下,想手搓抗生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红霉素、四环素之类的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青霉素虽然能手动制作,可青霉菌经过现代工业辐射选种前,产量少得可怜。

    不说制作过程繁琐异常,就算弄出来,其中还有一大堆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无法去除。

    与其说是解药,还不如说是毒药。

    在汉末这种医疗条件下,只能口服,如果弄个针头试图注射的话……那简直是在找死。

    本来有机会熬过瘟疫,一注射就当场暴毙了。

    相对而言,有一种抗生素,非常适合手动提取,产量也相对高很多,有害物质的含量也非常低。

    此外提取工艺也要简单的多,即便是没有工业化的古代,依旧能手动提取。

    而且其抗菌能力非常不错,对抗菌类的种类也更广。

    青霉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真菌无力,而这种抗生素却是少有的可以同时对付细菌和真菌的抗生素种类。

    最关键的是,还适合口服!

    这种抗生素的名字叫大蒜素。

    顾名思义,它是从大蒜中提取的抗生素。

    进入工业时代后,大蒜素主要用户是饲养牲畜的养殖场。

    不过。

    即便是兽用的抗生素,放在古代,依旧是绝对的神药了。

    毕竟能救命的东西,哪里还管你是不是兽用?

    唯一的问题就是……

    汉末时期到底有没有大蒜?

    古代的很多农作物,都是舶来品,本土是不存在的。

    比如辣椒、番茄、土豆、红薯之类。

    包括大蒜,其实也是外来品种。

    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

    幸运的是。

    汉末是有大蒜的。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便传入过来。

    史称“胡蒜”。

    后推广开来,到汉末时期,已经是常见的农作物之一了。

    ……

    睁开双眼,回到汉末。

    陆羽立刻行动起来。

    将一切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妥当后。

    便正式开始了第一次实验。

    先将大蒜捣碎,使其变成蒜泥。

    这个时候,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发生碰撞,产生分解反应。

    如此,形成大蒜素。

    再放置小半个时辰。

    使其充分的进行反应,这个时候的大蒜素浓度是最高的。

    从原理来说,获取大蒜素简直不要太简单,只要将他弄成蒜泥,就能自动生成。

    大蒜素对大多数的球菌、杆菌、甚至是部分霉菌、病毒、人体寄生虫等各种微生物,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无论是口服还是外敷,都有很不错的抗菌效果。

    只不过。

    想要将大蒜彻底变成抗生素类药物,仅仅如此还还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