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
    蔡二凤无奈,只好掩面不舍地离开。

    ***

    腊月二十日。

    小元宝她们乔迁新家,东西该搬过去的,这几天陆续都搬过去了。

    基本上都整理好了。

    今天就是娘几个带上自己的铺盖行李,过去暖屋,开第一顿伙食。

    就算是乔迁了。

    王天狗一家人,里正老叔,刘神婆,还有李婆婆祖孙女她们,总之,相熟的邻居们,都来给小元宝她们祝贺暖屋。

    各自带了一些小礼物,大家一起在新屋里吃个饭,热闹热闹,图个吉祥。

    蔡氏准备了不少的好吃的。

    一上午的,她们家新宅子门口,不停地有人放鞭炮。

    都是来祝贺的,蔡氏也一并儿都留下来吃饭。

    最开始只准备了一桌人,就是上面必来的那些人,结果,小看了村里的那些乡亲们,通过建宅子这段时间,村里对小元宝一家人的认知都非常好,都不邀自来的,也没有空手的,蔡氏统统都留下来吃饭了。

    一下子坐了五六桌子。

    放在贫苦人家,来这么多客人,定然是没有招待的粮食。

    所以,在乡村里,一般不去走亲戚,怕给人家为难,没有吃食拿出来招待。

    但是建宅这段时间内,都知道小元宝家里真富裕了,吃食方面不为难,还舍得,才过来的。

    当然,每家每户也只是留个当家人吃饭,其余的人回家。

    纵然如此,也坐上了五六桌子,算是少有的情景了。

    里正老叔十分欣慰,这才是汤家村应有的气象,热闹,热情,富足,欢笑。

    汤家村是附近几个村里数一数二的大村子,上下好几百户人家,几千的人口,这点排面是合该的。

    小元宝家里别的不多,粮食最多,蔡氏是个能干的,又有王老婶,李婆婆她们帮忙,连刘神婆都屈尊降贵的,帮忙择菜洗菜,安排五六桌的饭食,不成问题。

    小元宝也没有闲着,她是个小社牛,满屋子里地跑,跟在大宝身后招待客人,和客人们唠嗑。

    不管男女老少,年纪大小,她小嘴叭叭叭的,总能与别人说上两句。

    三宝野惯了,跟脱缰的野马似的,不知道哪里玩去了。

    只有二宝话少,跟在妹妹身边,看着她,怕她人小又好动摔跤。

    结果,跟着小家伙是长见识了。

    小家伙的聊天模式,他摸得透透的。

    遇上姑娘家就夸,姐姐你长得真好看。

    遇上爷爷奶奶辈,就说人家是个有福气的,品德好。

    遇上叔叔伯伯辈,就夸人家身体壮,力气大。

    妹妹最喜欢的还是与小哥哥们聊天,特别是好看的小哥哥们,一会儿问人家吃不吃这个,一会儿问人家吃不吃那个……

    特别好看的,她能把她每天有限的零食糕点份额都拿出来,给人家吃。

    小奶团子最爱的两件事情,一是吃,二是捉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