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这部电影初次亮相戛纳电影节,便给法国电影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部电影的风格实在是与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太像了,许鞍华他们这一批香江电影导演深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

    但在相像的同时,《情人》的气质又与一般的新浪潮电影有所区别,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风情。

    尤其是电影中郭玉道和简两人既隐忍、克制又激情、热烈的爱情,让很多法国电影人为之着迷。

    如果要做类比的话,《情人》很像后世李安导演的《色戒》。

    可能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却戳中了西方文青的心窝。

    今年年初,《情人》的上市,不少法国文青慕名拜读,这一读,对这个故事更加着迷了。

    相比电影,能够呈现的世界往往更具想象空间。

    所以,伽利玛出版社要为林为民这位新晋的龚古尔文学奖得主、《情人》原著作者举办欢迎晚宴,一下子就吸引了这群法国文青的到来。

    晚宴的气氛还算热闹,在座的全都是法国文艺界人士,大家聊的不亦乐乎。

    林为民身边跟着翻译,碰上说不会说英语的就让翻译上,碰上会说英语他就亲自上阵跟人侃一会儿,场面其乐融融。

    阿伦·雷乃听说林为民的很多作品都被搬到了话剧舞台上,对此很感兴趣。

    阿伦·雷乃的作品一向是以超现实主义著称,但从1980年开始,他的创作重心开始向舞台剧影像风格转移。

    采用极简的剧场布景,辅以精心设计的长镜头,再利用密集而精炼的对白台词,充分彰显人本主义的电影形式正是阿伦·雷乃所追求的。

    阿伦·雷乃聊到了他的舞台剧电影,不禁让林为民想到了被搬到人艺舞台上的《嘉靖与海瑞》,两者的风格几乎如出一辙。

    阿伦·雷乃听完林为民的描述直呼不可思议,“我真的想不到,在遥远的国度竟然有人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林,真希望能亲眼看看你们创作的这部话剧。”

    “阿伦,这部话剧只是根据我的改编的而已,剧本创作是一位年轻人。”林为民强调道。

    他的态度让阿伦·雷乃心生好感,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是很重要的品质。

    “你想看这部话剧可不容易,要么你去中国,要么邀请剧院来法国演出才行。”林为民玩笑道。

    “确实有些难度。”阿伦·雷乃笑了笑,又聊起了别的话题。

    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酒店休息一晚,翌日上午,林为民来到了位于巴黎二区的图昂餐厅,陪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伽利玛出版社的主编安德烈、加里扬、国内驻法的邹待史以及待史馆的一等秘书。

    龚古尔文学奖的颁奖在餐厅举办,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的传统。

    不光是龚古尔文学奖,法国的很多评奖活动都是在餐厅举行的。

    比如在法国国内与龚古尔文学奖同为六大文学奖之一的雷诺多奖,连颁奖地点都是一样的图昂餐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