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夜燕京下了一场大雪,整个燕京城都被笼罩在白雪皑皑之中。

    霜前寒,雪后冷。

    街上上班的人几乎看不到,但出来玩的人不少。

    林为民的雅马哈125慢悠悠的行驶在路上,冷风刮过脸颊,灌进脖子里,很抖擞,但林老师心头一片火热。

    从今天开始,林老师站起来了。

    一路骑着摩托车来到南礼士路上的广播大院,院里一角的平房,是《红楼梦》编剧组的临时驻扎地。

    今天是元旦,法定假日,不过跟《红楼梦》编剧组的三只大牲口没什么关系。

    接了《红楼梦》电视剧的差事,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是枷锁,全国上下十亿老百姓的眼光可都看着呢。

    林为民推门而入,带进一阵冷风。

    周岭窝在办公室一角,嘴里啃着馒头,正伏案疾书,一看便是昨夜奋战到深夜,早起都没收拾,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冷风骤然一吹,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其他两位编剧跟他的状态差不多。

    在《红楼梦》的剧本未彻底定稿前,他们仨每天都有猝死当场的风险。

    “林老师来了!”

    三个编剧和林为民打过了招呼,林为民将剧本掏出来,“看的慢了一点。”

    周雷接过剧本,眼睛一扫便看到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看的他一阵头皮发麻,忍不住苦笑起来。

    他将剧本又递给刘耕路和周岭,三人对视,脸上苦笑更深。

    《红楼梦》剧本的编撰工作很紧张,实际上从今年五月份就已经启动,到十二月份交初稿,三人作为编剧的压力和劳动量是可想而知的。

    林为民也非常理解他们,笑道:“这就是我这个顾问的建议,听不听是你们的事,别有压力。”

    “林老师,您别误会,我们不是有意见,主要是您这些修改意见涉及的内容太多了,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写好的。”

    “呵呵,我还是那句话。决定权在你们,别有压力。”林为民语气平缓,态度亲和。

    尽管他这么说,周雷三人却不敢怠慢。

    每一个被邀请到的顾问委员会的成员都是一尊大神,林为民顾问委员会几十号大神当中有些特殊,主要是体现在年龄上。

    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的让人嫉妒。

    可正因为如此,才更让人觉得可怕。

    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和众多前辈平起平坐,二十年后呢?

    又或者,等他到了如今顾问委员会这些大神的岁数呢?

    那还不得成精了?

    大家都是混文学圈子的,这样的人,你敢怠慢?

    哪怕现在批判林为民的声音满天飞,又能怎么样,人家就算是蛰伏十年再出山,也不过三十出头。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对于林为民这种年少成名的人来说,天纵英才自然是老天给他的恩赐,可年龄这件事就像是无坚不摧的倚天剑,任伱对人家再不满,只要打不死他,就一定会被他的宝剑所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