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

    有关马斯克遇袭的新闻确实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反应,他被当成了某种大型阴谋的牺牲品看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人怀疑到华夏的头上。

    原因很明显,华夏确实可以从中获利,但绝对不可能是获利最大的一方。

    与其怀疑华夏,倒不如去怀疑SpaceX内部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是那些因为马斯克的身亡、因为SpaceX的动荡,有机会拿到更多市场份额、拿到更多利益的其他美国商业火箭公司。

    远的不说,光是blue origin,在近期都还跟SpaceX、甚至是跟马斯克有过直接冲突。

    毕竟,两家公司同样选择了火箭回收的大方向,而SpaceX走得更快,与此同时,blue origin的总裁艾尔登又多次在公开渠道指责艾隆马斯克“偷走”了BO的火箭回收技术、指责他是一个道德败坏、靠金融欺诈和恶意收购起家的市场毒瘤

    本来这并不算什么,毕竟在商场上,尤其是在美国这样的相对“个体化”的商场上,公司的管理人之间互相攻击几句,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

    但坏就坏在,经过FBI调查后发现,艾尔登所说的事真的.

    BO和SpaceX之间确实涉及了一起商业间谍案,时间是5年之前,这起案件甚至已经被立案,提交到FBI处理了。

    但最终,案件被压了下去,档案也被篡改,时任负责人在处理完案件后不久,就迅速调往其他部门任职,现在都已经退休了

    至于是谁、或者说是哪个部门在中间施压,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这一点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对于正在调查案件的探员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杀害马斯克的凶手,找出背后支持他的组织,并且把这个组织一网打尽。

    一定要快。

    否则,问题将不仅仅是“法律的尊严”、“市场的稳定”那么简单。

    开了这个头以后,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商业竞争环境会迅速地、不可阻挡地坠入深渊。

    之前黄石和泰森还只是在法律边缘游走,靠着几张许可证、几分许可文件互相攻击,可如果连马斯克都能杀,那他们这种小角色大开杀戒还有什么顾虑吗?

    基于这一点,FBI、USSS、甚至连JSOC都参与其中,迅速找上了艾尔登。

    理论上说,这种场面是不可能有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参与的,毕竟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海外。

    但既然他们出现了,就意味着这次事件的“定性”,已经脱离了原本“谋杀案”的范围,而正式转为了“对国家具有重大威胁的kbzy行动”。

    所以,艾尔登不可能不配合-——他不敢。

    于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次非正式的调查首先启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