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不同,自然也就感觉又苦又累。

 当然,理查德也仅仅只是吐槽罢了,吐槽也算是一种发泄方式,他并没有为了自己的享受耽误行军时间。

 毕竟战争拖延时间越久,对后勤压力就越大,每天运送到军队里消耗的粮草等补给物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理查德现在并没有控制丹麦本土全境,兜里没多少钱的。

 若不是丹麦线列步兵不要工资,理查德早就破产了散伙了!

 玛丽罗斯则很好的承担起理查德情绪垃圾桶的工作,谁让玛丽罗斯不愿意当理查德另一种发泄的‘桶’呢?

 好在玛丽罗斯天生乐观,第一天心情糟糕,睡一觉就忘记了,说白了就是没心没肺。

 奥尔登堡涉政彼得和梅克伦堡公爵弗雷德里克万万没想到,理查德会来的这么快。

 等两人的侦察兵从石勒苏益格的边境线发现大股挺进的理查德本部人马后,奥尔登堡和梅克伦堡的军队连野外工事都没有修建。

 奥尔登堡摄政和梅克伦堡公爵虽然打算在野外决战,但不代表不想利用自身的地利优势。

 两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警戒线战术上。

 警戒线战术是此时欧陆非常流行的一种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拉出一条警戒线分派军队布防,防止敌军主力大部渗透进来,对后方的本土造成破坏。

 所以,警戒线上一般都会修建简单的野外防御工事驻扎士兵。

 最常见的工事就是胸垒防线。

 警戒线战术跟一战式的堑壕不一样,警戒线并不是将整片土地都修建上防御工事,而是一点防面的措施。

 每两个点之间是有空隙的,理论上敌军也能穿插进来,不过那么做就会遭到两点守军的夹攻,得不偿失,还不如直接正面进攻警戒线防御工事。

 说白了,警戒线战术的要点在于尽可能多的保卫领土。

 避实就虚!

 这个战术直接导致欧陆战争中,各国军队喜欢保守实力的对峙模式。

 就是双方一起拉警戒线,然后互相瞪眼睛,反正只要不开战,就不会被打败,而且有警戒线在,也不用担心敌军会突入自己的后方。

 当然,这只是警戒线战术中的主力部队,并不代表双方真的什么都不做。

 在布置完警戒线防御工事后,双方都会派遣小股部队穿插,袭击对方的后勤粮道,也就是说,警戒线战术就是一种长期消耗战,看谁先挺不住着急进攻,防御一方就能获取地利工事带来的战术优势。

 奥尔登堡摄政和梅克伦堡公爵原本就打算用警戒线战术跟理查德决战,真正的主力会战往往一天时间就能决出胜负,但两人眼里的会战打上十天半个月也不算长。

 奥尔登堡摄政和梅克伦堡公爵已经计算过,理查德真正控制的有效地盘远不如他俩,在警戒线战术的长期对峙消耗中,他们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优势,胜利早晚会属于联军。

 只可惜,两人没算到理查德的行军速度比当前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快,根本没给联军足够的时间建立土木防御工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