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的何伟示意潘伟波要看着时间,距离收平板的时间,只有不到五分钟了。

 潘唯波点点头,他回到了主持人的位置,提醒着各位哥哥们:“哥哥们,抓紧时间答题啊!”

 话音刚刚落下,苏诚组的四个人齐刷刷的提交了平板。

 潘唯波笑着接过平板来,夸奖道:“速度不错!可是要验证过才知道,几位稍等。”

 潘唯波先把文小林的平板接过来验证。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的竽。”

 “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

 潘唯波虽然已经有了验证后的结果,但他笑着压着结果没有公布。

 他走到苏诚第二位队员,高浩面前。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验证高浩的答案。”

 “芦笙因流行地区的不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式上有所差别。”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

 “谷陇地区,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

 潘唯波此时的表情,显然比之前看文小林的更惊讶一些。

 他收拾起自己的情绪,继续来验证答案。

 下一个验证答案的人,是刘乐。

 上一轮刘乐就晋级了。

 而这一轮,刘乐也是功臣之一,高浩和文小林一半的答案都是他提供的。

 因为他这个民族舞首席,对于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是学得很扎实的。

 他提交的三个知识卡片分别为。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家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

 “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在苗家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

 “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

 潘唯波看到刘乐回答的答案后,虽然没有宣布结果,可是表情已经非常释然了。

 他走到苏诚组,最后一位,队长苏诚的面前。

 说道:“苏诚组,最后一位了,等苏诚知识卡片的结果验证后,我将宣布苏诚组的最终结果。”

 潘唯波接过苏诚的平板来,验证着他的答案。

 三条答案分别为:

 “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

 “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之分。”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

 苏诚提交了三条有关于音乐本身的知识卡片,在潘唯波短暂的等待后,苏诚的验证结果也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