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老远,梁秋就看到了梁夏背着一个比他还高的大背篓,一深一浅的往家里走来。

 梁秋赶忙扔下扫帚,向梁夏跑过去“小夏,你放下来,别走了,我来接你”一边跑一边喊。梁夏抬头看着他哥手舞足蹈的向他冲过来,心里犯起嘀咕“早上还病恹恹的,现在又活过来了,他哥真厉害”

 梁夏就往路边石头上慢慢靠过去,把大背篓轻轻的放上去,就这样依着大石头,等他个来接他。以前都是梁秋跟着张小兰去田里打猪草,挖红薯,梁夏在家喂猪做饭写写作业,这几天梁秋病了,这活就落在他身上了。

 梁秋跑过来接过背篓,然后看了眼梁夏揉勒得通红的肩膀“以后还是我来做,你就在家好好看书,这些事有妈和我呢。”

 梁夏扯了扯纯白色的大背心,给自己透透风,擦擦汗“我能背得动,妈还捡了好多放她那个背篓里,以前你都还用绳子压得更高,我就刚刚装满背篓”

 用力背起猪草,两兄弟往家里慢慢的走着,梁夏从裤子口袋里拿出来两个李子递给梁秋“我在大伯他家河边那块田坎上摘的,软的我都吃了,硬的给你吃”

 梁秋接过来,在背心上蹭了蹭,直接往嘴里送“大伯他们家的李子就是好吃,一点都不酸,”当宗乡在大山里,一条小河串着七八座山,山上多是李子树,桃子树,还有成片的松林。

 村里的田地上,河边都种满了各种果树。这个年月李子卖不成钱,谁家小孩路过看到了,摘两个吃也是没人管的。

 梁秋家里劳动力不多,远一些的山上的田地都租给村里人种,每年给点钱或者粮食,张小兰就伺候河边的几块田和门口的几块菜地,养着几头猪拱两兄弟上学。

 大山里人不多,梁秋他们所在的牛角村是当宗乡最小的村落。牛角村在河的中游,半山腰的位置,叫牛角村,据说村里最高的那座山像个牛角,老人们就给取了个牛角村。

 梁秋梁夏两兄弟吃着李子,有说有笑的往家里走着,还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

 “五爷爷,下地回来啦”

 “嗯,病已经好了,做了饭等我妈回来吃呢”

 “你下午去我家拿摘几把缸豆,你妈说要泡在坛子里呢”

 “嗯,谢谢小燕姑姑,等我妈回来就跟她说”

 ······村子小,左邻右舍的都是不远不近的亲戚,张小兰一个人带两个男娃,大家都很照顾,时不时搭一把手。上辈子梁夏出事了,不到100人的小破村子硬是给凑了3万块钱。

 98年,大家虽说不缺吃穿,但也都是穷得响叮当。3万块,张小兰后面带着梁秋一家家磕头还钱,梁秋每家都清清楚楚的记得。

 梁秋把装满猪草的背篓,轻轻放在大厅桌子上“小夏,帮我抬一下,把猪草倒出来”梁夏抓住背篓右边,梁秋抓住左边,两人把背篓倒扣过来,把压的紧实的猪草一把把扯出来,倒在大厅角落。

 “你把稀饭看着,好了就把炉子盖上,然后把四季豆土豆装起来,洗了锅烧点水”梁秋一遍整理着背篓,一遍叮嘱梁夏,“我去接妈,你在家等我们”说完就把背篓往肩上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