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原!”

 从钱塘江入海口返航,两岸停靠的珂舟巨舶,各种货物堆积如山。

 一众从波斯赶来的胡人,何时见过这般繁华盛景,比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还要鼎盛三分。

 中原繁华,大开眼界!

 “这里的货物大部分都是走内销的,从中原其他地方沿海而来,或者沿海运输。”

 张骁山一边介绍,一边说明现在中原的水路。

 钱塘江水系虽没有龙江、龙河水系覆盖大半个中原,但基本上整体区域都是江南比较繁华的地带,因此货运发达,每天至少上千艘商船往来。

 加上大宋的开放政策,因此水运极其发达。

 “到了!”

 依旧是独一无二的张家码头,码头堆积的货物整齐且巨大,而不是那些苦力搬取的麻袋。

 这也说明了张家在这里的地位,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大商人。

 “少东家!安爷!”

 码头的管事张叔看到张骁山,连忙迎上前。

 同时对后面的波斯船队也是神色好奇,张骁山去海钓,怎么钓了一个胡人船队回来、

 张叔一眼便看出船队不是商船,客人更不是商人。

 “张叔,准备十辆载货的马车,这次出去收获不小!”

 “少东家放心。”

 一边安排车辆,同时又找了十名苦力帮忙卸货。

 先是将十辆马车铺上一层大冰块,接着冰冻的海鲜被一一搬出,顿时在码头上引起一阵轰动。

 在船上弄了一个冰室,这手笔绝对比海钓出巡更加大气。

 而且陆续搬出来的海鲜,更是震动了所有人。

 尤其是五条超过一丈五六,至少一千公斤的金枪鱼,最大的一条超过两丈,三千多斤。

 “这鱼大是大,不好吃!”

 “你吃过?”

 “我以前在海上捕捉过一条,还没有那些小鱼好吃!”、

 ・・・

 五条数千斤的大鱼,上百对鱼翅,诸多名贵的海鲜・・・

 张骁山将五分之一给了安世耿。

 看似很少,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要送人的。

 这些都是深海鱼,鱼翅什么的,更不可能现在生吃。

 安世耿让自己的侍女带着鱼获回了安家,张骁山也让红绡、绛雪带着一条‘大鱼’回了张家,其他三条则亲自送到了红府。

 不仅仅只是鱼获,还有波斯来客,红府自然是接待的最佳地方。

 安世耿作为东道主之一,也是好奇。

 “少东家!”

 方至红府,凤掌柜已经扭着水蛇般的腰肢,万种风情的迎了出来。

 毕竟张骁山这么大的动静,身为大掌柜的她岂能不知。

 三条大鱼,张骁山让人将两条送到地下冰室,一条准备在红府宴客厅当场分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