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大港。

 这虽不是后世那些万吨级大港,从海口延伸至内陆钱塘江。

 期间无数船舶往来,两岸货物堆积,苦力众多,繁华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洪七公、郭靖等人也是目瞪口呆。

 他们是从附近的渔村出海,何等见过这等磅礴的港口。

 万舶往来,盛世繁华。

 即使东瀛武士、货船上的水手也是一般震撼。

 大明禁海,因此出海船只不多,更不可能大摇大摆的靠近官方码头。

 “到了”

 又航行了十里左右,才进入汴京城的外围。

 此时众人眼前一亮,只见一远处码头上,一排足有十丈高的巨大手臂,提着硕大的木箱从船上卸到码头,或从码头装货上船。

 一只手臂可以轻轻松松提起万斤重量的货物,方便快捷。

 尤其是一些大型货物。

 壮观的场面,即使码头上大部人已经习以为常,但依旧时不时的侧目仰视。

 “哪里是张家码头,这小子家里的产业。”

 即使洪七公之前早就见过,此时依旧感到惊奇震撼

 这手臂只有张家有,这手臂看起来简单,但没有宗师级的匠人根本做不出来,还有图纸问题。

 因此众多商人想要仿制,在对比造价与收益后,便放弃了。

 他们复制一只手臂可能需要千金,甚至不止。

 而码头最能干的苦力也不过一天二三十文,但加上休息、码头空闲,一月顶多五钱银子,一年六两左右算是高收入了。

 一千金可以雇佣一百名苦力干二十五年。

 “还有那个大房子,是张家大食堂,里面的食物便宜好吃。

 老叫花子去吃过好几次,哪里的卤煮味足油腻,可谓一绝,待会儿老叫花子带你们尝尝鲜。”

 洪七公是吃货,哪里有好吃的,基本上逃不过他的眼睛。

 张家大食堂是对苦力开放的,一开始味道很重,目的便是油腥多,盐多,对于苦力是绝佳的美食。

 而且价格上也便宜,张家还不屑去压榨这些苦力。

 那些红府的菜,除了大鱼大肉,大部分都是以清淡养生为主,阶级不同,口味也不相同。

 但即使如此,做得多了,味道自然就上来了。

 尤其已经三年的老卤,做出来的味道可谓极品。

 大船缓缓靠岸,原本想要阻止的管事看到张骁山,连忙指挥其他船只空位、

 “少东家,你终于回来了!”

 看着张骁山,管事也是极为激动。

 能够做这里的管事,必然是张家的心腹或者老人,对张家的归属感极强。

 何况其中的利益关系,张家若是缺少了继承人,也必然风雨飘摇,大局不稳。

 “张叔,安排这些人水手、客人,切莫怠慢。

 另外,这些都是我在东瀛找的合作伙伴,带人逛一逛汴京城,记下他们需要的商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