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晦人府此番支持倮虫教胡作非为,就有为夜哭郎罗报仇泄愤的因素在内!

 不过对于荣毅郡主伏杀夜哭郎君一事,没有多少人知道完整真相,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推导大致经过,根本不会将裘先和破戒金刚联系到一起,更不会想到夜哭郎君是死于裘先之手,所以他始终镇定自若。

 实际上,当裘先向老村长自报“莲生一”这个法号起,他便料到自己的身份会有“暴露”的那一天。

 不是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干系重大,而是没有操作的空间。

 和岐县比邻的巍县,有不少香客到过隐愿寺,见过莲生一的相貌,裘先若是谎报法号,终有一天会被识破,反而还会因为故意隐瞒,引来更多猜忌,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会导致他触犯“诳语”,无法打卡善行日常。

 所以早早和恶娇娘对过“口供”的裘先,面对众人坦然说道:“因为萍水河正,小僧才能站在这里,恰逢萍水河神庙缺失庙祝,小僧便走马上任了。”

 裘先在部分事件上保持诚实,将关键部分刻意省略。

 所以在别人的理解里,裘先是被恶娇娘救下,才能幸免于难,而裘先的本意其实是,如果没有和恶娇娘达成同生结,他现在不是在山里吃土,就是在落凰城的大牢里关着。

 “咦,不对呀,那萍水河正新官上任,没有从苦海带来庙祝?”

 有人突然提出疑问,而这正是裘先想要的结果,继续刚才那个话题,可能有露馅的风险。

 裘先旋即出言:“萍水河正确实从苦海带来了一位庙祝,只是那无尘和尚突然不告而别,投奔了别处。”

 “原来如此,那这位无尘和尚还真是言而无信!”

 “不错,不告而别非君子所为!”

 “苦海终究蛮夷之地,佛学也非堂堂正道,失德者本就比比皆是,不值得我等大惊小怪。”

 一众道士开始数落起无尘和尚的不是,并且借题发挥影射佛门,毕竟站在道德高地指责敌对势力,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不会放过的顺风优势局。

 在场的几个僧人,脸色都比较难看。

 当然,除了裘先。

 不过平心而论,他只是实话实说,并没有揭人家老底的意思。

 可不凑巧的是,无尘和尚还偏偏就不凑巧的身在现场!

 听闻众人指责自己,他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而之所以无尘和尚今日在场,是由于芦水河正应蛟炀从苦海带来的三位附龙寺僧,没有一个肯应征,所以这个苦差事,自然而然的落到无尘和尚的脑袋上。

 甭管什么时候,叛徒都是最让人看不起的。

 况且无尘和尚高不成低不就,超度水平稀松平常,功夫也并不出众,因而在芦水那边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此刻又听闻众人指责,不禁有些后悔背叛恶娇娘。

 另一边,裘先成功把自己摘了出来,无止大和尚意识到这是个误会,便没有继续纠缠不休,独自一人站在厅堂一角,并没有靠近无尘和尚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