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见过的岐县捕头厉大刀!

 裘先想起厉小刀说过的话,打了个激灵,不等他爹挥拳砸门,赶紧喊人:

 “厉捕头!”

 厉大刀一回头看到裘先,旋即抱拳告罪:“哎呦,厉某还以为车中无人,行事莽撞了些,可是惊到了萍水庙祝?”

 “没有没有!”裘先连连摆手,急忙发问,“厉捕头这是要找归宗寺僧超度凶犯?”

 “正是!”

 “那敢情好,小僧随厉捕头走一趟吧!”

 “可是……”

 厉大刀有些迟疑,不是他不相信裘先的本事,而是这种苦差事,按例不应该由贵客来办。

 他之所以到归宗寺请人,原因可不是超度的活计,只有僧人能干,而是归宗寺僧只能干这些苦差事,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那些游僧只能干这些苦差事!

 像给大户人家做法事、逢年过节祭祀祈福、朝廷主持的消灾法会等油水大的好事,根本轮不到归宗寺。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归宗寺的真僧人,处于岐县佛道届鄙视链的最底层,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一个劲儿的往他们头上摊派。

 而这批人的水平,又普遍够呛,无法像裘先一样,出口就能超度魂魄,大多数人的道行也就和小余木差不多,在没有法器加持的情况下,必须耗费大量时间诵经念佛,才能诚心敬意,引来妙音、佛光或者明云,十分勉强的完成超度。

 然后拿着少到可怜的辛苦钱,回寺复命。

 更何况七月初的大中午,太阳正是最毒辣的时候,厉大刀这几天便亲眼目睹过,归宗寺僧累到中暑的情形。

 所以为死刑犯超度,又是苦差事里的苦差事,厉大刀真不敢让萍水庙祝随意顶替。

 然而裘先为了功德为了实力,早就豁出去了,他都敢往身上抹屎,苦点累点算什么?

 解下缰绳,往厉大刀手里一塞,裘先强势拍板:“可是啥呀?快走吧,好歹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等完工了,厉捕头直接把我送到客栈不就行了?”

 至于是哪座客栈,裘先就不知道了,管他呢,等回头再打听吧!

 “行,庙祝可要坐好喽!”

 见裘先如此热心,向来干脆的厉捕头也不再犹豫,垫脚往车上一坐,便驾着马车绝尘而去。

 不一会儿,完成法器交接的厉小刀,被归宗寺的主持亲自送了出来。

 “萍水庙祝亲临本寺,老衲可要好好见见!”

 主持大师对裘先很感兴趣,而实际上,整个岐县僧道届,就没有对裘先不感兴趣的人。

 裘先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岐县有了一些名气,此前时常进城的高台村民,便会提起萍水河正有出口生佛的能耐,而当他在三才五行阵里展露出学佛潜质后,那更是彻底惊爆了整个岐县。

 道行达到地阶,便可称为大德。

 能达到地阶高段的,在敬月宗、附龙寺这等庞然大物都不多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