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先对他很满意,然而高台村长对裘先可就不太满意了。

 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就意味着道行浅,超度不了魄尸,说啥也没用!老村长不介意庙祝是僧是道,但一个刚成年的小沙弥,怎么看都不可靠!

 裘先深知眼见为实的道理,清楚老村长在怀疑什么,刚成年就掌握超度能力,整个琼郡都不多见。

 “是骡子是马咱们牵出来先遛遛,我要是不行,立马给你换行的来,村长你看行不行?”

 “行!”

 裘先的坚决表态,打动了老村长,不过见到裘先把庙门一锁,就准备空手出门,老村长当场又动摇了:“庙祝不带法器么?村里的张家婆娘今早小产,结果大人小孩都没保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尸变了!”

 前任庙祝是个道士,每回做超度法事,除了要带经书木剑拂尘铜镜,还要摆上灯烛灵幡香炉蒲团,阵仗大得出奇,回回都能引一帮人来看热闹。

 哪像裘先,光棍一条。

 老村长觉得他超度自然死亡没两天的百姓或许还行,超度随时诈尸的横死之人,哪能放心?

 “真用不着!就算已经成了魄尸,贫僧也能超度掉!”

 裘先不会说自己还没法器可用,老村长也只能半信半疑的在前引路,顺便为裘先讲解高台村的风土人情。

 高台村之所以叫高台村,是因为村里的老房子,都建在一座座石土台上,几十年前这里是一片湿地,后来雨水少了,湿地成了良田,村民为了便于耕种生活,才纷纷把新房子建到平地上。

 于是裘先一路走来看到的农家,都是高台上的老房子紧挨平地上的新房子,很是稀奇。

 出事的张家,距离河神庙不算远,两人快走几步,没一会儿就到了。

 但不等两人靠近,就远远看到张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不过真正吊唁的没多少,看热闹的一大堆。

 “村正来啦,快都让开,别堵着道!”

 老村长在高台村的威望很高,有人见他前来,赶紧吆喝一声,拥挤人群立马分开一条通路,供两人靠近张家。

 和路上看到的民居一样,这张家也是一新一老两座房子,住在台上的,就是老婆难产的张大家,台下的新房子,则是张大兄弟张二的家。

 此刻,张大正坐在自家门槛上,一个劲儿的抹眼泪,房里不时传来低声呜咽,听之令人心生悲戚。

 生儿育女明明是人生大喜,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残酷。

 好端端的,一尸两命。

 见着村长和裘先到来,张大赶紧起身,可是话到嘴边,又被满腔委屈憋了回去,只能红着眼睛示意两人赶紧进屋。

 难产并非自然死亡,过不了头七就会变成魄尸,要是死婴还在娘胎里,尸变时间更是难以估计。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根本等不到家里操办后事,就得尽快把魂魄超度了。

 “庙祝啊,靠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