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明又和两人聊了好一会儿,这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

 同时也让他自己一阵唏嘘,胡乱说的话,居然给猜测了十之七八。

 王小鱼先是补了半年课,然后以全校乃至全县第一的成绩,被破格录取,进了一所高级中学。

 令陆子明惊诧的是,王小鱼现在上学的地方,居然是他上午路过的星枫市。

 唉,若是早知道好了,可是直接先过去看看她。

 他这样想,却也没太大失望,毕竟已经自由,想去看随时都可以。

 王小鱼考了全县第一名,在海鸣村可谓是名声大噪,让王三斤夫妇倍感自豪和骄傲。

 几人说了一通话,已经到了下半晌,因为事先不知道路子要来,没有做他的饭,王小鱼的母亲又连忙为他做饭。

 因为庆祝陆子明的到来和今天的大丰收,王三斤将自己珍藏许久不舍得喝的陈年佳酿取出,每人倒了一碟。

 吃过饭,王三斤要去集市卖鱼,陆子明跟去帮忙。

 原本两人是让他在家休息的,但陆子明执意要去,也就不再勉强。

 再来到海边,陆子明感慨万千,之前的劳累,现在都化为了体验和怀念。

 他经过这将近一年的磨练,不但说话、做人有了很大改变,就连力气也增大了不少。

 虽然许久没干这些活,但干起来还是朗朗上手。

 来到船边,陆子明终于知道王三斤为何那么高兴了,船舱里一片活蹦乱逃的鱼儿,几乎没有下脚的位置。

 在这之前,他是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的。

 但是王三斤的渔船--

 陆子明感慨道:“王叔,您这渔船破成这样,该修理一下了。”

 诶!

 两人合力将渔网中最后的几条鱼装上车,王三斤抚摸着船舷感叹:“是啊,它跟了我很多年,养活着我们一家的生计。”

 顿了下,他叹了口气,说道:“等攒够小鱼下学期的学费,就把这条船好好的休整下。”

 听了他的话,陆子明一愣,低声询问。“小鱼的学费很多吗?”

 王三斤点了点头,说道:“若是县城的普通高中倒没多少,她现在去了市里的重点中学,一学期需要几千块--”

 他看到陆子明的神情,怕他多想,连忙解释。“子明,这事我来想办法,你不用管。”

 打渔不卖鱼。

 海鸣村大半的渔家都是将自家的鱼送到镇上一家很大的排档,虽然收购肯定远远低语零售价,但都图个省心。

 王三斤的鱼也是送到这家,鱼排档的老板是一个满脸横肉、膀大腰圆,留着光头的胖子,唤作马老板。

 陆子明和王三斤推着脚踏车来到时,马老板正在看两个年轻妇女挑鱼。

 “马老板!”

 ‘吱呀’一声,王三斤拉下车闸,满脸堆笑的看向他说道:“今天的鱼给您送来了。”

 “好!”马胖子扭头,挥了下手,随意的说道:“现等一会儿,顾客走了来过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