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简一直认为容县、安县和雄县,三县紧密相连,如同一家,应该会出更多的人才。容县被三条大河所包围,而安县和雄县则都围绕白洋淀,都与水有缘。白洋淀号称华北之肾,是河北平原北部古盆地的一部分,古雍奴薮的遗迹,也是省内最大的湖泊。

 任教后,温任简努力工作,希望可以为县里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他很是关注三县的高考,哪里出过清北复交的高材生他都会打听清楚,哪里出过985名校的考生,他也会记在心上。

 2005年,温任简到高校进修研究生,两年后毕业,被上海浦东一所中学选中,顺利应聘到了上海浦东某著名中学担任了老师。一年后,他又进修了博士,2007年拿到了博士文凭,同时获得了特级教师的称号。

 2008年,夏向上考上了北京某985高校的消息传来,温任简大为兴奋,找人要到了夏向上的简历,仔细研究了夏向上的成长经历。

 近十年来三县每一个985以上的大学生,温任简都了如指掌,并且还跟踪了他们的未来。主要也是三县加在一起总共120万人,不如一个地级市人口,再加上教育资源一般,10年来考上大学的人不少,考上985以上名校的人,并不多。

 温任简对夏向上大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康大道。

 康大道当年为了勘探石油走遍了三县,在安县认识了李继业,在雄县认识了温任简,在容县认识了夏向上。后来温任简和李继业与康大道在深圳重逢,康大道讲起他在三县遇到的人和事,一再提到他对夏向上记忆最为深刻,并且认定夏向上会是他认识的三县之中以后最有成就的一人。

 康大道对温任简和李继业带来的影响虽然不如夏向上的感受强烈,但康大道的见识和经历,也在温任简和李继业二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因此他对夏向上的推崇让温任简和李继业对夏向上更加好奇了。

 温任简对夏向上是好奇加深入了解,李继业则是好奇加不以为然。和温任简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以学历和学识为标准不同的是,李继业认为不管有没有学历和背景,是不是有钱才是一个人有没有成功的唯一标准。

 尽管二人在诸多事情上多有分歧,却并不妨碍二人的发小情谊,前几天,李继业从深圳回到安县,正好温任简也有事从上海回到了雄县,李继业就邀请他一起来北京办事。

 说是办事,到了北京后,李继业带他见到了康小路,说要一起去爬山。温任简算是看了出来,李继业其实是在巴结、讨好康小路,到底李继业是何用意,他也懒得多问。

 李继业现在还是单身,不过康小路和他年龄差距过大,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她对他的态度冷淡而疏远,应该不会是李继业想要追求她。

 估计是有求于她。

 康小路是何许人也,又能帮李继业什么,李继业没说,温任简也没问。他一向谨慎而恭顺,从来不打听别人的事情。

 不想在香山脚下,李继业和人发生了争执,更意外的是,发生冲突的人居然是夏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