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

 老子看着苏辰。

 真是越看越喜爱,越看越满意。

 他虽然不像孔圣那样,广收门徒,桃李满天下。

 但是他用一生的精力,开创道门学说,自然也希望让其发扬光大。

 两千年之前,他没做到这一点。

 只是在骑着青牛西出之前,留下了一部《道德经》。

 但是现在,有了苏辰这个徒儿。

 老子可以肯定,自己一生所学,必定可以散发出远超两千年前的光芒!

 因为苏辰以前虽未研究过道。

 但却天生拥有一双透彻的眼睛。

 就像老子之前说的那样。

 心中有道,所见万物,皆是道也!

 在老子看来,苏辰能拥有如此心性。

 今后在道学上的感悟成就,绝对会超过自己!

 “有徒如此,为师幸哉!”

 “好徒儿!”

 “好徒儿啊!”

 老子轻抚长须,笑容满面的看着苏辰。

 苏辰挠了挠头,被老子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师您就别夸我了。”

 “我这两三下,在您老人家眼里,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老子笑容更盛,大声说道。

 “你我师徒今日一别,再见不知何时。”

 “为师还有几个问题,你我师徒二人,探讨一番可好?”

 苏辰哪有什么意见,赶紧拱手。

 “师父请讲。”

 无数华夏觉醒者聚在二人周围,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苏辰与老子。

 虽然他们大多听不懂探讨的内容。

 但是他们清楚,眼前这种机会,可是千古少有。

 一个是道门学生的缔造者。

 一个是如今道门的传承人。

 苏辰与老子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意,暗含大道之理。

 如果能弄懂一字半句,肯定也有莫大的好处。

 所以就算现在听不懂,许多华夏觉醒者也死记硬背下来。

 等回头再慢慢参悟。

 老子讲述了自己对道的感悟。

 苏辰也以自己的角度,论述了对道的看法。

 二人之间,相距两千多年。

 看待问题的方式,可以说天差地别。

 老子的学识之深,让苏辰敬佩至极。

 而苏辰独特的论述,也让老子感慨连连。

 世界在发展,道也不是亘古不变的。

 二人这一场谈话,从黄昏到深夜,又从深夜到黎明。

 尽管已经过了一夜,但二人依然兴致高昂,相谈甚欢。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谈话。

 让屏幕前的不少华夏人,内心都产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算理解不了老子与苏辰谈话中的深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