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聪达其实也考虑到了事情闹大,然后自己被逼宫的可能性。

 在美国三个月时间虽然尽情摆烂,但他并不是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去了解。

 NBA的知识需要了解,美国社会的运行规律他也需要去了解,在一个地方生活肯定要了解这里的环境和规则。

 他总结了一下,觉得美国和国内很大一点不同,国内作为主体民族国家,舆论上是“外紧内松”,看似舆论禁区很多,但实际上很多话说了也就说了,不会过分追究。

 而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现代移民国家,舆论上是“外松内紧”,看上去言论自由什么都能说,实际上处处是雷区,一个不小心踩雷,说了不该说的话,不是一句道歉赔点钱就能过得去的。

 闵聪达在发布会上的言论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闭着眼睛乱说话。

 他基于三点考虑才敢大胆支持球员,和主流舆论作对,让舆论冲击快船,同时也给自己留余地。

 第一点,2009年,美国社会对很多言论的敏感度还是比较低,包容度比较高。

 第二点,暴力问题并不属于红线、底线问题,无法和种族言论、性别言论相提并论,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尚武、暴力大国,qiāng • zhī 泛滥,谋杀率居高不下,打架斗殴实在是小问题。

 第三点,闵聪达还是相信系统的力量!系统一定会保住他的。

 所以,任凭外面舆论风雨飘摇,惊涛骇浪,闵聪达岿然不动,根本不惧。

 面对记者们的采访,闵聪达坚决不改口,声称自己一定会支持球员,支持兰多夫、戴维斯。

 上午闵聪达的记者会发布,到了下午,“倒斯玛特”“倒快船”的声音已经从纽约奥林匹亚大厦NBA办公室总部传了出来。

 大卫-斯特恩见逼迫斯特林无果,决定亲自来会一会这个倒霉的斯玛特,从选秀大会开始就给我整活儿,联盟给洛杉矶这个大城市一个状元签容易嘛?

 就像1985年状元签给到纽约一样,当时纽约拿到状元签果断选择了帕特里克-尤因,都不带犹豫的。

 难不成要联盟把状元签给步行者?让尤因去鸟不拉屎的玉米地打球,那样能创造多少经济价值?

 快船这个状元签是一个道理,结果他竟然不选商业价值最高的格里芬,把格里芬漏给了灰熊队,让这个票房机器去了田纳西州。

 斯特恩要被气疯,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在他心里已经将闵聪达定位成第二个斯特皮恩,以后说不定要给这家伙定一个“斯玛特条款”。

 上次夏季联赛2000美元的罚款看样子是一点没长记性。

 新赛季还没看开始呢,你又给我整活,可找到机会治一治你了。

 斯特恩决定给闵聪达打了个电话,联盟总裁要亲自敲打一下这个家伙,他让秘书拨通了快船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

 一分钟过后,秘书道:“他不在办公室!秘书说他半个小时前就回家了。”

 一看时间下午四点,这家伙三点半就直接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