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十七年八月,席卷全国的小冰河期稍微缓和了些许,因此在这炎炎夏季之中,那太阳将毒辣的阳光洒在整座江宁城内,让这座帝国首都的居民们都不愿轻易外出,躲在阴凉的家中避暑。楓

    一封从西部边陲送回来的军报便在太阳的照耀下,顶着炎热的天气以八百里加急的紧急手段送入京师,并由兵部呈给皇帝过目。

    如今脸上已增添了多处皱纹的苏言拿起了兵部尚书顾炎武送来的军报,将其拆封抽出来仔细查阅,等他看完军报上黔国公沐天波奏报的内容后,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多少波动。

    放下军报后,苏言看着顾炎武,这位在武安十七年初接替进入内阁的张煌言,而从兵部左侍郎晋升为兵部尚书的大臣,说道:「顾卿,黔国公大军已平定希瓦蛮夷,生擒希瓦苏丹及其家眷,缴获其国库约莫三百八十余万两白银,此真为大功一件,也算为牺牲的岐国公等人复仇了。」

    岐国公便是岐侯贺珍,在听闻他战死后,朝廷追封其为岐国公,追谥忠武,令其子继承岐侯爵位,其余战死的第四旅旅帅与三位参将也都得到追封,赏赐其家眷。

    顾炎武保持着躬身的姿势,他说道:「陛下,虽然希瓦蛮夷已被平定,但波斯蛮人仍然负隅顽抗,臣提议向西部增兵,继续征讨波斯,以此来杀鸡儆猴,震慑其余宵小之人。」

    「朕允了。」皇帝点了点头,他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除了波斯蛮人之外,西边的某个国家,也应该敲打敲打了,不然他们或许快忘了七年前的教训了。」

    顾炎武听出了苏言意有所指的对象,他先是一愣,随后回想起这段时间来朝廷中流传的一些流言蜚语——俄国意图染指濛池都护府,几次派人潜入原本的哈萨克地区,想要鼓动当地居民反抗夏朝,但效果甚微。楓

    见顾炎武在思索,苏言将军报往前推了推,道:「你应该没看过这封军报吧,根据希瓦苏丹的供词,波斯蛮人的背后有着俄国人的影子,再结合近年来锦衣卫的奏报,我想那俄国人的沙皇有些不甘寂寞了。」

    听了皇帝的话,顾炎武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他说道:「陛下,齐国公近年来几次上奏朝廷,声称有哥萨克蛮人擅自翻过乌拉尔线,进入我朝境内,与我巡逻队出现冲突,齐国公请求朝廷允准出兵讨伐俄国,以臣之见,可以此为由出兵惩戒俄国。」

    「惩戒?」苏言面露冷笑:「朕要的可不仅仅是惩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自癸卯条约(中俄江宁条约)以来,朕已经给俄国人足够的时间反思曾经犯下的愚行,但奈何俄国人不知悔改,朕也就无需继续给他们机会了。」

    顾炎武听了皇帝的话,只觉得一阵心惊肉跳,他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皇帝背后隐藏着的杀意,他咽了咽唾沫,随后说道:「陛下,征讨俄国之事,国朝大军不仅需劳师远征,还要做好完全之策,以臣之见,开战之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定下的,臣以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应先将足够大军远征的粮草调往濛池都护府。」

    他的话得到了皇帝的赞许,皇帝随后问道:「依顾卿之见,远征俄国,需调动多少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