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御驾亲征并没能给颓势已现的战局带来好的发展。

 尽管他此次携复仇之志西征,发誓要收复西京,救回自己的皇后和太子,但不管是军中将士还是晋地官员,都已经意识到吴周这艘刚刚启航的大船已经多处漏水,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沉没。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吴三桂多年上乘的治军才能和对军队的掌控能力,以及慷慨的奖赏,军中将士还能忠诚于他而不至于出现逃兵。

 但山西各地的官员他就没办法掌握了,那各地官员大多是前清投降过来直接任用的,对他并没有多少忠诚度可言,因而吴三桂清楚各地官员和他是离心离德的,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寄在战场上痛击夏军,提升自己的威望和手下人对他的信心。

 他虽然清楚,可黄河天险还拦在眼前,只能耐着性子搜寻船只,尝试在上游建造起一道浮桥,让军队可以渡过黄河。

 吴三桂面临困境的同时,夏军对汉中的攻势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尤其是在川北,张名振命人将宁夏急报送到苏定远手上后,苏定远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命人将这份急报送到前线亲自督军作战的宁夏总兵刘芳名手中,后者拆封急报并详细查阅后,顿时就着急了起来。

 别说是他,他麾下这些宁夏儿郎的妻儿家眷也都在宁夏镇,现在蒙古人在宁夏镇肆虐,妻儿家眷随时都有危险,他们却被拦在千里之外的汉中无法前进半步,怎么可能不担忧焦虑?

 不过,这倒也给了他一个灵感,他全身披挂,亲自来到攻城前线,将家乡遭到蒙古骑兵劫掠的事情告诉全军将士,随后站在一块石头上,高举佩刀,喊道:

 “蒙古鞑靼正劫掠着我们的家乡,家中妻儿老小随时都可能惨遭荼毒,但那该死的吴贼一直负隅顽抗,阻挡我们北上归乡的路途,弟兄们随我杀,攻克汉中,返回宁夏镇,保家卫国!”

 “杀!杀!杀!”

 军中的宁夏子弟都远离家乡已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老小,眼下听见家乡居然正在被蒙古人劫掠,他们顿时怒火滔天,士气如虹。

 尤其是在刘芳名亲自身着重甲,投身攻城第一线时,他们的士气和战意再次被调动到最高峰,这些宁夏籍将士怒吼着跟随总兵向挡在面前的关隘展开猛攻。

 或许是的确思乡心切,又或许是刘芳名身先士卒起到了激励作用,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宁夏军就攻克了他们负责的七盘关与盐场关。

 当七盘关上插上了夏军的旗帜后,刘芳名第一时间将捷报送至坐镇广元的苏定远手中,没有任何修整,他就率军北上,直扑挡在七盘关北边的宁羌州。

 宁羌州的周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当天半夜还是被夏军强行攻克,刘芳名攻占此地后加固城防,修整兵马,意图以此作为进军汉中的据点

 七盘关陷落的当晚,吴国贵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只觉得大势将去,夏军已然突破关隘的防御,进入汉中盆地,以他麾下这仅剩的万余兵马又该如何抵挡思乡心切的宁夏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