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整编后,李察麾下光是能离开拉出来作战的正规军,就高达18万之众。

 如果将地方的保安团和城卫军也拉出来,战兵总数必定会突破20万大关。

 当然,只要不是李察面临败亡危机,地方上的武装部队是不会拉出来的。

 一来,随着枪炮不断列装野战部队,地方上的武装部队和正规野战部队之间的装备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地方上的武装部队疏于训练,单兵战斗素质也跟野战正规军有了差距。

 即便是白虎军团和朱雀军团,经过多次会战和长时间的整训后,战力水平也要略高于地方上的武装部队。

 二来,军政府的各项政策对西亚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冲击很大,如果没有地方保安团和城卫军的维持,即便有被洗脑的地方主政官员推动,也会变得举步维艰。

 所以,地方上的武装部队是万万不能抽调的。

 即便是正规野战军也不能全部带走,毕竟现在李察麾下的地盘太大了,各大地区的主要城市都需要正规军驻扎维持统治秩序。

 西亚自由军完成新一轮整编扩军后,那三四万剩下的突厥人战俘就变得很碍眼,这三四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哪怕只是基础需求,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李察不能一直这么养着他们。

 后来李察召开军政府高层会议一合计,干脆将这三四万不能杀也不能虐待的突厥战俘打散派遣到阿拉伯半岛那边充当地方保安团。

 刚好,阿拉伯半岛距离现在李察的军政府统治核心波斯高原距离最远,而且那里文化落后民风彪悍,与突厥人的家乡距离也很遥远,中间隔着小亚细亚地区。

 这么远的距离,突厥人战俘到了那里工作基本上很难潜逃回到突厥大草原上。

 而且突厥人在阿拉伯半岛上毫无根基,甚至很多当地的阿拉伯人根本没有听说过突厥人这个民族,将突厥战俘拉过去当地方保安团和城卫军,不用担心突厥战俘会被当地人拉拢的问题。

 如果这些突厥人不想被当地人排挤,就只能牢牢抱紧西亚自由军军政府的大腿。

 这就是典型的异地军队控制地盘的战略,这个战略在李察上辈子的世界很多国家都在使用。

 因为当地居民出身的士兵,在镇压当地人的叛乱时,很难下狠手,甚至会选择同流合污,军队更是容易被当地人渗透成筛子。

 派遣异地乃至异族军队控制就没多大问题了。

 这个手段李察记得近代的满清帝国用的最是娴熟。

 平定三藩之乱后,满清帝国就在各地的主要城市大肆圈地修造满城,满城里的驻兵对当地人来说就是异地异族军队,几乎不可能被当地的汉人渗透和同化,堪称满清帝国维持遥远领土统治根基的一把把尖刀。

 正是依靠在各地设置满城的政策,满清帝国残暴无仁的统治才能一直维系下去,无论多么遥远偏僻的地方发生叛乱,都能及时抽调军队去镇压。

 有满城里的八旗兵看着,地方的绿营兵也不敢公开造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