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继续。

 庐州五中队发球。

 发球区里,孙默托着球遥遥的观察着蓬蠡队的接发球站位。

 此轮的蓬蠡3号队长是2号位,他游离在外观察。

 24的接发球阵型,主副攻、主二传和前排主攻加个替换副主攻的自由人负责接发球,人数比他们少,且接发球空间拉的挺开。

 孙默缓缓的收回了视线,低头看着手里的排球,接着在地板上拍了两下。

 蓬蠡队的主力攻手和主力传球手加入接发球阵容,让他脑子里的思绪很多。

 蓬蠡队的接发球似乎只看站位,不论球员自身位置。这一现象已经是本届比赛所有球队中的独一份。

 哦,其他球队倒也不是没有,但那都是被蓬蠡队或者有些球队的强发球轮逼的,逼的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员进入接发球站位。

 但蓬蠡队却是主动的,而且,似乎到目前为止,蓬蠡队就没有哪次投入过超过4个人的接发球阵容。

 虽然人多站位扩展的开,利于接起球,但接发球的阵容可是对一攻很关键。主要人员进入阵容必然会影响到接发球组织一攻的效率。

 对一传的要求变的更高,要考虑站位中的二传能不能在一传出手后顺利的组织起好的二传,以致组织起好的进攻。

 还要考虑攻手是不是可以在球运转的时间里,能反应过来,再顺利圆融的跑到预攻击位摆好进攻架势。

 还要考虑……

 诸多考虑,却偏偏只能在电光火石的两次运转球之间,球太高太慢不行,容易给对方的防守提供防守准备时间,不利于战术攻的打成。

 但太快太平也不行,你的核心人员都在接发球阵型中,你好歹也要给他从接发球位置上跑位的时间。

 蓬蠡队在接发球中的表现就显得比一般球队有效率的多。

 他们不看球员自身位置,只看轮次站位,甚至战术攻时,主攻、副攻、接应都不换位,连二传都可以变成最后一击的攻手。

 蓬蠡队的球员都很强吗?

 孙默心里暗自的思索。

 至少不全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他们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几乎能投入到防守中。

 不论是什么位置的人,进入接发球站位中,他们的防守一传基本能达标。自由人和那个接应队长更别说,是接发球阵容中的定海神针。

 这才是他们敢于对应位置4个人接发球且还能组织的不错的底气。

 而切入到一传、一攻时,那一位蓬蠡队长的存在才是真正实现了他们进攻不换位,对应位置打多点进攻的关键。

 很厉害,我也是接应,我是不是也该这样来打?似乎这样的打发才是排球手应该的追求,我能练的出来吗?

 孙默想的越来越多,直到发球哨声响起时,他这才回了神。

 深吸了口气,缓缓呼出,他努力的调整着自身的情绪。

 球场另一边,林幕躬着身子,站在2号位三米线附近,透过球网下沿,专注的观察着孙默的一举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