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比赛开始,

 两队球员重新上场,双方教练上交了第二局的先发阵容。

 庐州五中依然选择全进攻队形。

 他们的出场阵容有了些微调,不过包括黄灿、孙默、胡林山几人的主体3-4个人基本没动。至于其间会如何来换,要看比赛的进程。

 像第一局那样追分追的凶险的话,换不换还真两说。

 第一局比赛完了后,林幕其实已经有了些感觉,特别是在场下休息时观察的那几个球。

 他明显能看出,庐州五中的主体战术阵容和各种战术配合,都是建立在那几个人为主的框架里。

 他们的队员整体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多,但如果刨除了少数几个人为主导,战术能不能运转他不确定。

 事实的情况,庐州五中黄灿等三人就没怎么下场过,替补轮换也就只有几个球,且从没有两人同时下场的情况出现过。

 第二局先发也是一样,黄灿等三人依然在,不过,这一局的首发站二号位的是胡林山,二传先发1号位,黄灿站6号位,自由人首发上场就站5号位,倒也少见。

 从他们的阵型也不难看出,几名主要球员间隔一个位置,还是突出了强攻和发球的连贯性。

 蓬蠡队的先发阵容是前排有主攻唐斌、副攻李峰、接应林幕,后排有二传韩晨、自由人卢伟、主攻周庭。

 比赛开始,蓬蠡队先发球。

 庐州五中的接发球站位延续了第一局,有自由人在场,包括孙默也拖后,他们的防守显得极为严密。

 周庭现在发球的特点,力量突出,精准也不错,但是,稳定性略差。

 不是说周庭发不出稳定的球,日复一日的练了这么久,还有卢林和林幕的亲身教导。其实现在蓬蠡绝大多数球员的发球都挺稳定。

 至少已经过了需要集中所有能力、精神确保发进场区的阶段。平时他们如果在发球前观察好了,从抛球助跑起就准备,说指哪发哪可能有点托大,但指的范围不超的太离谱完全可以做到。

 周庭是从初级班就开始学习跳发的人,他自然也可以。

 不过,他在有意的将发球向更高的层次推进,稳定性开始变的有些不足。

 跳发球已经出现了十几、二十年,从创始人开始,一代代的对于发球的研究就从来没停过。

 卢林作为当年创始人的队友,他是第一批接触到的人,他一直来也没有放弃过对跳发球技术的挖掘。

 从他30多岁,退役不少年了还能发出强劲的跳发来,就可见一斑。

 在蓬蠡队的队伍里,有卢林的教导和林幕时常把自己的发球经验分享中,他们大致有个把跳发分成了几个层次的共识。

 最低一层的是能跳能发,但力量不敢用到极限,需要控制力量输出寻求稳定的阶段。

 现在在蓬蠡队,有少数几人是,不过这样的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可以通过飘或转来加强发球威力。

 而第二阶段,要强些,属于只要在发球前调整到位,盯住目标协调启动和起跳节奏,能精准把球打到对方场中,并且位置大差不差的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