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沙城,面前便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

 烈日当头,暑气蒸腾,一支支满载而归的商队向着繁华的圣城方向行去,曼曼的驼铃声和激越的琵琶声在沙海中飘荡回旋。

 李仲虔在马背上回头眺望屹立在黄沙中的沙城,城楼上守军厚重的甲衣在艳阳下熠熠生光。

 城门外,战火弥漫,各大势力犬牙交错,纷乱不止。

 城门内,歌舞喧天,商贾辐辏,贸易繁荣。

 一道城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每经过一座市镇,几乎随处可见耸立的佛塔,百姓虔诚供奉,将佛子视作神明。

 李仲虔出神思索半晌,乱世之中,明月奴远离故土,逃到陌生的国度,得到王庭佛子的庇护,属实不易。

 他不信命,不信鬼神,只信奉弱肉强食,但是这一刻,心里还是温柔了些许。

 只希望世道温和待她,别让她吃太多苦头。

 李瑶英头梳辫发,珠翠璎珞披肩,一身娇艳得连日光都黯淡了几分的窄袖轻纱衫裙,脸上罩了面纱,一边驱马,一边和老齐商量赎买奴隶战俘的事情。

 李仲虔听了一会儿,皱眉问:“北戎战俘你也要赎买?”

 瑶英解释说:“北戎战俘中有很多是从各个部落强行征召来的平民,并不愿意为北戎打仗。我们赎买他们,不会马上放他们归乡,而是让他们为我们指引道路,配合我们收复各个散落在大漠的绿洲,然后再想办法安置他们。多赎买一些人,我们就多一些战友,少一些敌人。”

 “我之前已经赎买了几批人,想继续从军的加入西军,想回乡的让他们结伴回乡,老实牧羊或是种地。”

 西军人数还是太少,而西域地形所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平定所有纷乱,唯有先拿下重镇,再稳定局势。而拿下重镇后,为防止北戎以后反扑,士兵们必须就地屯田,一边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供应军中所需,一边保持操练,备战迎战。

 随着西军逐步收复失地,马上就会进行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这时候每一个劳力都很珍贵——平定乱世,本就是为了人。如果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战事自然就少了。

 高昌光复后,瑶英便吩咐老齐制定名册,让他着手准备安置战俘流民的事,免得以后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李仲虔微微颔首。

 他想到了以后。

 西域局势复杂,西军不能依赖朝廷,更不能落到李德手里,必须就地扎根才能随机应变,那么粮草武器都要靠西军自己筹措,屯田可以减小军队粮草压力,解决长途运输这一道大难题,省去层层关卡,避免克扣,不过士兵屯田、忙于农活会导致战斗力下降。

 赎买人口填边屯田是个好办法。

 “钱够吗?”

 老齐在一旁笑眯眯地道:“阿郎无需担忧这个,管够。且不说我们日进斗金,不愁花销。西军乃民心所向,杨将军刚刚举起起义旗帜的时候,世家豪门和百姓都争着献财献物。起义前,公主找了些粟特商人,向他们陈说利害,商人也都慷慨解囊,为西军献上大笔资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