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陈涛:“不愧是第一军校。应博晨一人单挑枫林军校五人, 却毫发无伤地淘汰了对方的两名队员!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今年的新生,下次见面应该在主力队了吧?”

 时轩:“嗯,应博晨确实很有潜力。

 他接近对手时并未直接发起进攻, 而是借助雨林的雾气遮掩身形、用断裂的巨木阻挡对手的视线, 同时将自身的天赋-爆发力提升到极致,一击撤离, 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直播光屏将画面重新播放了一遍。

 银灰色的机甲周身泛起点点红光, 仿若陷入狂暴状态,强悍的爆发力扑面而来, 动作却如鬼魅般快速,如冷酷的杀手一般瞬间击倒两人, 飞快撤离。

 对方根本来不及反应。

 陈涛惊叹:“好快的速度!”

 时轩沉吟:“这个速度...他操作机甲的手速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主力队员,很厉害。据说第一军校的队员训练时全都带了负重,如此看来, 成效斐然。”

 陈涛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要我说, 最可怕的是什么?最可怕的就是比你强的人还比你努力!其他军校要跟着学学了。”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那么应博晨此举意欲何为?第一军校向来是众矢之的,他淘汰了枫林军校的两人, 但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镜头切换, 距离应博晨大约30KM的烈火军校正在推测对方的行进路线, 周围几只战队也朝着刚才光束的位置聚集过来。

 情况不容乐观。

 时轩:“是诱饵。目的是吸引敌人的视线, 为其他两队争取更多时间。”

 “只能说应博晨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首先, 他只有一个人。这就代表着他的行动灵活自如,可随意变更路线, 所以对其路线的推测是没用的;其次, 他的爆发力很强, 很适合一击撤离,也能在围剿中及时突围。第三......”

 时轩顿了顿:“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应博晨在营造一种不止他一个人的错觉。

 包括前面的连续发射的粒子炮、离开后用锁链做出树枝簌簌的响动,或许他的真正目的是——掩盖第三队的存在。”

 比赛中的战队大多用两种队形。

 一种是五人一起作战,比如九州。

 优点是可以互相照应,实力强劲;缺点是无法分散风险,一旦被围攻很难突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还有一种是分成两队,一队两人,一队三人,比如星河。

 优点是灵活性高,即使有一队被干掉另一队也能继续;缺点自然是每一队的实力也被分散。

 若是分成三支,就太散了。

 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相互之间无法照应,遭遇危机后很容易出局。

 而且侦查队最主要的目的是画出路线图。

 如果兵分三路,人员该如何分配?对于完成任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思路。

 应博晨在“突围”时连续淘汰两名队员、并用粒子炮制造了不小的动静,其他的战队、包括星河军校只会认为:‘诱饵’是一队,另一队则是杜元洲所在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