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公司个体所申报的奖项虽然原则上不是不能通过,但比起直属单位,这些公司个体拍的东西更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别说他们了,恐怕连西影频道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但如果是央台内投内推,那不仅仅获奖的机会大,过稿的几率也更高。

 星光奖可不是什么野鸡奖项。

 而是与华表、飞天并列的三大官方奖项之一。

 许鑫缺奖么?

 他太缺了。

 票房高有啥用?

 你得拿奖啊。

 眼下他虽然说是被奥运会耽搁了,但确确实实大大小小的奖项都没露过面。

 过几天倒是要参加华表奖。

 但不是以《风声》而去,而是2007年的《秘密》受邀参加的。

 华表奖同样是两年选一次,《风声》的上映时间已经过了13届华表奖的截止日期,只能去参选14届,也就是11年的奖项了。

 不过,虽说是“三大”之一,但实际上华表奖在业内基本有一个共识。就是“大家一起分猪肉,上了岁数就能有“。

 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本质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华表奖的奖项多,林林总总二十来个。而颁奖风格……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很“暖“。

 基本上能照顾到的,都照顾到了。毕竟大家对天朝电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嘛。今年没拿到,没关系,以后肯定“拿得到”。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了,这话说的也不是特别绝对,所谓的以后会拿到的前提,也是必须有着足够优秀的作品才行。

 但这个“优秀”吧……又得看别人怎么理解。

 总之,华表奖是三大之一不假,但对电影人而言,却是最友好的一个奖。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会说它分猪肉的主要原因。

 村里杀猪,别管猪头猪肘猪下水,总能分到一点。

 而华表奖的颁奖现场,你总能看到一群人呜呜啦啦的上台,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作品举起证书,然后在呜呜泱泱的下来……

 跟走马观花一样。

 甚至还能在这个奖项里面,看到一些很奇怪的名字。

 比如“优秀科教片奖”,偶尔会迸发出一些诸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蓝莓栽培技术与加工》、《农村防火常识》这种片子……

 暖是真的暖,可问题是……成分也太复杂了一些。

 大家是都温暖了。可是这品牌效应……就有点从阿玛尼到班尼路的意思了。

 而他对自己的道路规划其实很清晰。

 拍摄的东西第一要自己喜欢、感兴趣。

 第二就是比起票房,跟刚要看重奖项与荣誉。

 还是老生常谈那句话。

 钱,他不缺。

 缺的是支持自己向上走的荣誉。

 虽然这话乍一听很功利。

 但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所以要是老方想要找他帮忙掌控个纪录片剧组的节奏,要是时间短的话,朋友帮忙,他或许会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